日前,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提出“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概念。在被科技改写的社会生活中,“养老”这一问题是否能够被第三代人工智能化解?“人工智能+养老”能否满足老人从身体到精神的多层次需求?
第一层次需求:安全防护
安全和健康是最基本的刚需。据了解,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初步做到自动监测烟雾、煤气等异常情况,提示老年人避开可能的障碍物,还可以实现关门窗、关煤气等管家服务。
老人如果出现滑倒、晕厥等危急情况,机器人可以自动检测出异常,第一时间将求助信息通过APP推送到子女手机或协助呼叫120。
第二层次需求:医疗健康
除了监护安全之外,基本看护和健康关爱功能是下一层次的重要内容。机器人提醒老人吃药、控制看电视时间等功能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
最近一两年,先后有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发布“外骨骼机器人”,旨在帮助中老年人康复行走,通过辅助运动的方式帮助人们保持或恢复健康。
近日,致力于AI+大健康产业的漫谷科技在北京发布“正钛健康服务机器人”。据称,该机器人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24小时一对一线上问诊、在线预约挂号、在线购药送药上门、体征检测、个性化健康知识推送等健康功能,涵盖疾病咨询、辅助诊疗、病后康复三大阶段。如果上述服务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实践,将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进步。
第三层次需求:有品质的护理
清洁、整理、进食本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一旦出现身体障碍,最普通的日常也变成了最难逾越的屏障。本可以轻松自理的问题改由他人代劳,老年人日常护理便成了乏味、冗长甚至有些低贱的工作,因而从家政服务公司雇佣的护理人员行业满意度极低,并且不乏见诸报端的虐老事件,市场对护理机器人的呼声很高,但是“有品质的护理机器人”成为目前最迫切但相对来说发展最缓慢的一环。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成品人形护理机器人,譬如可以实现帮助老人起床、给老人洗澡或者端茶送水等技术性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目前已经开发出专门的洗头机器人、洗澡机器人和喂饭机器人,日本类似的护理机器人还有很多,还有常见的护理床、轮椅车等。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家庭成员的辅助,年纪比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操作起这些设备来可能并不会很方便。
第四层次需求:有质量的陪伴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存在一些悖论,因为语音识别的优秀表现,智能机器人的陪伴和娱乐功能似乎先行于护理功能。
人形机器人Pepper可以识别人的声音、音调和表情,以确定人们是否快乐。他会经常四处巡逻,寻找能与之交谈的人,这对于缺乏关注的孤独老人来说,的确是件非常值得安慰的事。
宠物机器人Paro是一只小型格陵兰海豹,它能最大限度地模仿真实的宠物和人互动,当老人对它说话或抚摸它的身体时,毛茸茸的海豹Paro会温柔地叫唤,也会做出不同的反馈,如摇头、趴下、扭动或者眨眼。Paro还能改善认知症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减少精神药物的使用。
以上两款情感机器人都是由日本公司研发的,国际上普及度并不高,普通家庭中最常见的科技产品是智能音箱,亚马逊的Echo和Google Home在欧美盛行,小度音箱、天猫精灵和小米的小爱则助力中国家庭。毫无疑问,价格是一大主要因素,一台入门级的智能音箱不过200-300元人民币,却可以带来相对满意的语音交互体验。
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鱼龙混杂,闯入这片蓝海的公司不止两三千家,很多产品价格不菲体验却很一般,原因在于机器人涉及到的技术成分非常复杂。有业内人士预期,机器人将在十年内完成许多照顾老年人的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深耕技术,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要急功近利,少讲故事多做实事。
又及:无论科技的发展会使这一期限缩短还是延长,AI养老永远不及有温度的陪伴,最务实的孝道是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