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楼宇是近几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可能对于不是从事建筑相关行业的朋友来说,有些陌生。但对于建筑、智能科技相关行业的朋友来说,就不陌生了吧。那么,如何运用智慧楼宇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楼宇是怎么实现智慧管理的呢?
一、如何运用智慧楼宇实现智慧管理
1984年,在美国出现第一座智能大厦,开启了运用信息系统管理楼宇的新时代。
2008年,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先后建设了数字北京大厦、鸟巢、水立方等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楼宇。
2009年,IBM首次提出建设智慧地球,各地掀起智慧城市建设浪潮。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建成了上海世博馆,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现代化智慧楼宇建筑。
2015年,以京东方大厦、广联达信息大厦、新浪总部大厦为代表的智慧楼宇管理模式得到普及应用。新浪总部大厦,建筑呈“∞”型,从设计、施工和运营,实现了生态、环保和节能的极致追求,获得了当年“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最高奖铂金奖。
北京新浪总部大厦
每一次楼宇管理模式的创新都源自迫切的需求。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建筑成为能源浪费的主要载体,建筑能耗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30%,节能降耗成为企业管理重中之重。
但随着人工成本上升,技术手段缺乏。资产管理服务日益复杂,传统以手工为主的工作方式造成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急需新的技术手段支持。针对这一问题,均豪不动产提出了基于BIM模型的不动产管理的解决方案——集中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网图管理模式。
智慧楼宇的大脑 |集中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
集中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引入科技化信息管理手段,针对客户现场需要重点安全防范区域及密集设施设备区域实现集中监控管理,同时针对突发事件紧急调度处理并且指挥现场人员的开放生态的业务合作平台。
集中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如同建筑楼宇的“智慧大脑”,通过分布在各处的监测点,采集数据,加以分析,可以随时监控建筑内部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确保环境舒适的同时通过安装在不同设备上的传感器对建筑内光线照度、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
同时,监测设备设施的实时使用状况,自动生成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再通过集控中心大数据的采集及对设备运行能耗分析,制定控制能耗策略和改造方案等,实现资源合理化应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使物业管理者对来自楼宇和IT系统的全部数据进行监视、测量和控制进而确保责任落实。管理人员在“智慧大脑”的协同下对整座楼宇进行指挥管理。
基于传统业务的改进,集中监控与应急指挥中心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提升了现场服务品质,各项业务产品借助专业的软件平台,实现技术型输出向知识型转变,持续提升不动产管理在运营阶段的服务能力。
线下则以“网图模式”在服务区域内设定多个覆盖半径7 公里的维修单元,根据客户的多样化工程业务需求,提供专业、30 分钟到达的现场工程服务;同时将技术支持管控通过集中监控与指挥中心平台,依据客户要求的服务品质标准、服务周期时间,统筹配置作业流程、专业人员、专业设备,为客户提供全维修养护周期的前期方案策划、过程专业服务和管控及售后综合保障的工程服务。
网图工程管理模式以班组为单位,通过信息平台调度指挥系统,运用应急响应团队、车辆、工具和穿戴装备,全面覆盖城市平面的分布式站点,实现精益的管理与高效的应急响应。
二、未来智慧楼宇的发展如何
“智能系统”相互分离 楼宇成为“信息孤岛”
日前,由广州天河区民营企业商会、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智库)、商业写字楼企业服务平台楼小二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楼宇生态高峰论坛暨天河民商楼宇商会/新联会楼宇工作委员会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K11)举办。来自天河区人民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城市发展研究智库代表、天河民商楼宇商会成员代表近一百五十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打破行政壁垒赋能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楼宇发展趋势怎么样?打破行政壁垒才能吸纳人才。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他横向对比世界级湾区经济发展趋势,纵深分析湾区经济发展对楼宇经济的正向引导,深刻剖析了楼宇生态在湾区经济发展中需要发挥的桥头堡作用。而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条件将有助于楼宇经济的腾飞。譬如,广深港高铁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带间的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容易。他指出,“行政壁垒是一把双刃剑,粤港澳大湾区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势必要打破这一壁垒,这样才能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与楼宇经济发展时,胡刚会长将其总结为“七化”,分别为集群化、轨道化、立体化、综合化、服务业化、智慧化、网络化。
智慧赋能楼宇更出色
中国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李林则描绘了一个未来智慧楼宇生态构建的蓝图。楼宇感知、绿色、智能的技术可能,这包括智慧楼宇云平台技术、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智慧建筑能源管理技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等等,都能提高一幢楼宇的含金量。
李林曾经参与设计的金茂大厦、中央电视台、中国尊等建筑,对智慧楼宇非常有经验。他认为,技术的不断提升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环保效益,也提升了运作效率和楼内人员的舒适度。
在李林看来,新兴技术的运用,实现计算虚拟化,软硬件资源共享和功能协同,系统间信息高度共享和合理调配,克服以往各智能化应用系统相互分离的“信息孤岛”现象,为智慧建筑内工作人员和客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节能、环保、高效的工作和商业环境。
现场搭建沟通平台楼宇工作委员会成立
在活动现场,来自天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陶小民介绍到,在天河区内,有超过24万家的注册企业,其中CBD有超过50栋税收超亿的商务楼宇,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
楼宇经济是集聚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总部的高级经济形态,能够在非常集约的空间内汇聚可观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创造持续的就业与税收,产生的财富效应与节地效应非常明显。为了让楼宇经济发挥经济引擎力量,继不久前天河民营企业家商会成立后,现场启动了天河民商楼宇商会、新联会楼宇工作委员会及楼小二楼上CLUB联合服务平台,为楼宇内企业、白领搭建一个政府、企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产业扶持宣导、商务资源合作、楼宇社交等服务。
让楼宇联系起来,从新经济、新社群、新服务、新科技四个方面打造楼宇开放生态,成为政府、城市智囊、互联网企业、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人四方代表的共同意愿。
来自华南城市智库、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贡立华提出,“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要素的流动、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能量,尤其CBD是整个城市群里最具有商业能量的地方。”
“如果在CBD里,以上要素不能流动,那么它们的商业模式就会形成孤岛。”在贡立华看来,目前CBD的楼宇内存在有两个孤岛需要打破的壁垒,一是楼层之间的孤岛,二是楼宇的孤岛。
“在谈商业模式的时候,离不开成本最低化。楼宇里的企业间能做到门与门、楼与楼之间就有生意做,那这样成本就会降低,效益也会提高。”贡立华表示,目前,在CBD区域内很多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这样的商业联系,“这是生意上的孤岛。”
其次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贡立华认为,“珠江新城楼宇之间的员工们现在是天天见面的陌生人,这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孤岛。要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释放楼宇间的能量。”
未来部分楼宇服务将被机器取代
随着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创业的掀起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让楼宇管理更趋于智能化?
楼小二创始人/CEO马力表示,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平均每2-3栋写字楼有一家物业公司,平均1家物业公司要服务600-900家企业,管理分散,运行低效。跨写字楼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能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以运营三年的楼小二为例,目前签约广州北京上海600余栋、运营200余栋楼宇,服务155万白领人群,实现了这些楼宇之间的垂直服务。“通过科技和数据来推动行业变革,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楼宇的垂直配送将会被机器所取代,例如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将被替代,人可以将自己的生产力充分释放,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地方。”
对此,来自商汤科技的罗英华表示赞成,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以人为核心,人工智能可以给每一个人都有合适的服务和体验。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未来,服务也会更加人性化。
关于如何运用智慧楼宇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楼宇是怎么实现智慧管理的介绍,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到这了。在这个充满智能的时代,智慧楼宇会越来越受关注的。毕竟,科技注定在不动产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千家智客进行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