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智能建筑,就是当我们驾车驶入一栋写字楼之时,地下车库已经为我们预约好停车位,当我们走到楼梯口时,楼梯灯已经为我们亮起。你以为这样一栋如此“懂你”的大厦还只是幻想中的“黑科技”吗?实际上,以上场景正是智能建筑“日常”而已。那么。智能建筑有哪些应用领域,智能建筑不足之处有哪些呢?
智慧建筑应用范围广泛,目前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建筑多用于用电照明,电梯运营,消防监控,楼宇控制等方面。
用电照明
以用电照明系统为例,智慧建筑设计具有人员感应功能,一旦有人走进房间,感应装置会将相关参数上传至控制系统,在充分利用太阳光的同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室内照明亮度,由此节约照明用电。该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的使用情况,远程控制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家用设备的开启与关闭。
电梯运营
智慧建筑配备的新一代智慧电梯,具有精准感知电梯楼层、位置状态、是否有乘客等信息的功能,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远程控制、自动报送电梯故障及困人信息、自动启动应急救援信号,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储存和传输电梯运行相关数据,实现电梯出现险情时人员快速接警、快速救援。
消防监控
智能消防监控是每一个智慧建筑必不可少的装备要求,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一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火灾监控系统”,将可以实现对单位火灾报警、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等报警信息进行远程检测,实时报警,上传数据至云平台,消防中心接受信号后及时出警,减少火灾事故危害程度,便捷预警抢救。
楼宇控制
楼宇控制功能,是整个智慧建筑设计的核心功能和中心环节,智慧建筑在建筑中利用分布在现场的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DDC)完成被控设备的实时检测和控制任务,而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计算机具显示、打印输出、软件管理和数字通信功能,改进了传统仪表人与机器联系不够、难于管理的缺点,保证了设备的最佳运行。
楼宇控制系统负责建筑物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实现精准控制,包括整个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等,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反馈时间,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减少楼宇维护及营运成本。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于智能建筑的先进水平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智能建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行业发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建筑的技术水平欠缺
智能建筑的建设在技术层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在网络频宽方面收到了技术上的限制,对于数据传输量大需要宽阔的通讯空间等等,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完整的合理的数据模型,这样就使得智能建筑的建筑系统的自动化设施和控制系统之间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数据转换和交换。
2、智能建筑的人才资源匮乏
对于智能建筑的发展,我国对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水平、设计水准和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还不是很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关于智能建筑的标准化的规范,也没有成立一支具有高素质和高施工水平的施工队伍,加上对智能建筑的专业工程师的缺乏,整个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3、各地智能建筑发展不平衡
智能建筑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在市场规模、资金投入、项目数量、技术队伍、工程能力、工程管理、产品供应、维护管理等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个也是个较普遍的问题,经济发达地区相应的智能化水平会高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水平有待提高。
4、部分集成商自身水平欠缺
系统集成商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承担着深化设计的重大任务,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单位不具备系统集成商资质就意味着深化设计过程是无资质设计,或干脆就不做深化设计。深化设计质量低下,或没有深化设计,这也是影响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5、投资商对智能化的重视不够
两年智能建筑所占建筑总投资的比例上升的非常快,智能建筑方面的投资已经从原来占总投资的百分之零点几上升到现在的百分之几,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工程重视程度不够,对智能化系统重视和了解不够,个别房地产商和单位领导没有长远观念,认为智能化只是一个招牌或卖点,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社会经济效益。
小部分投资商认为选择有、无资质的企业对项目的建设影响不大,甚至选择无资质的企业可节约投资;个别项目有不进行招投标的情况出现。
其实智能建筑很好理解,就是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最为优化的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千家智客进行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