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19科技企业海外上市或放缓 新兴技术行业将崭露头角
记者 杨清清 北京报道
2018年下半年,中国科技企业IPO热潮已经到达狂热程度。
7月12日,港交所出现前所未有的场面:共计8家企业同时敲钟上市,以至于敲钟仪式上因锣数短缺,每两家公司共用同一个锣。在美国,同月26日,包括拼多多在内的三家中国科技企业同时上市,同样呈现出火热的局势。
根据近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下半年中国TMT企业IPO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TMT企业IPO数量相较上半年大幅度上升,共计40起IPO,获得约人民币1681亿元的融资额。2018年,中国TMT企业IPO总融资额增至2017年度的3倍,上升至约2259亿元人民币。在这些IPO企业中,赴港及海外市场成为主流。
那么,2019年科技企业上市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与趋势呢?
“香港成为2018年度全球最热的IPO融资市场之一。”普华永道中国TMT行业主管合伙人高健斌分析称,“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磋商等不明朗因素影响,预计2019年中国TMT企业赴香港及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情况将有所放缓,在国内上市则有望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而出现回暖。”
海外上市或放缓
2018年,香港及海外无疑成为科技企业IPO的“网红”点。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有31家中国TMT公司选择香港及海外上市,占总融资额的94%;深圳中小板有2起TMT行业IPO,占总融资额的2%;主板有4起TMT行业IPO,占总融资额的2%;深圳创业板有3起TMT行业IPO,占总融资额的1%。
从比例看,2018年下半年,有78%的中国TMT企业选择在香港及海外上市,10%选择在国内主板上市,选择在深圳创业板及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占比分别为8%和5%。
之所以2018年企业纷纷赴港及海外上市,与其宽松包容的环境密不可分。
“香港及海外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吸引力,体现在他们对上市指标的包容性更高,看的不仅是企业的现在,而是成长性和未来,”普华永道中国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倪靖安指出,“因而对于早期以研发为主、尚处于技术储备期的企业而言,非常具有吸引力。”
例如,以收入大于50亿元、处于10亿-50亿元之间以及低于10亿元规模来进行企业划分,2018年下半年在主板上市的TMT公司中,仅1家年收入小于10亿元,占25%,在香港及海外上市的公司中有16家企业年收入小于10亿元,占52%,甚至其中在2018年三季度上市的蔚来汽车,于上市报告期内尚未有收入。
净利润方面,由于香港及海外市场上市政策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亏损上市,2018年下半年31家相关上市企业中,共有19家处于亏损状态,导致该板块上市TMT企业平均净利润为负值。
展望2019年,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合伙人李雪梅认为,一方面受诸多不明朗因素的影响,赴港及海外上市可能会变缓,国内上市则可能开始回温。“2018年香港推出上市改革新政,吸引了许多高科技独角兽企业,2019年随着科创板设立、注册制试点,预计会大大改变这一形势,预期2019年国内和海外上市的IPO比例会大大扭转。”
新兴技术领域受关注
去年11月提出的科创板,为盈利指标未达标,但发展前景好、具备高成长性的企业,打开了回归A股的大门。
“2019年科创板的设立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试验田’,试点注册制、遵循市场导向、放宽盈利要求、包容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将为科创企业在国内上市创造更多的机遇。”倪靖安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所接触的企业中,对科创板的反响还是比较强烈的。”
需要注意的是,科创板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李雪梅判断,2019年上市的企业中仍将以TMT企业为主导,“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企业是比较热门的。”
围绕即将浮出水面的科创板相关制度,李雪梅也有一些建议。例如,试点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因此过去注重审核制的A股经验便需要进一步完善,“过去许多信息是出于真实性的角度而披露,对投资者而言,相关性略微差一些,”李雪梅表示,未来建议提升包括企业业务风险、战略、核心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披露。
不过,考虑到创新科技企业高度数据化的特点,如何保证信息真实性也极为重要,“建议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信息系统核查,从而避免财务造假的可能性,”李雪梅指出,“此外应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市场参与各方的震撼力。”
此外,上市条件的要求指标中,对收入、研发费用等指标的定义有待进一步明确。李雪梅认为,企业中的收入类别是多样的,哪些可以归类为创新业务的收入,包括研发费用如何去界定边界,这些均需要进一步指引。
红筹企业门槛方面,根据相关实施意见,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但门槛为已上市企业市值2000亿以上,未上市企业营收30亿以上且估值200亿以上。
“对于已上市企业而言,拆红筹及VIE架构存在一定的时间成本和操作难度,因而短时间内回归A股比较难。未上市的许多高成长企业,可能目前又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其实也是非常具备发展潜力的,”李雪梅坦言道,“建议进一步扩大红筹及VIE架构企业的包容度,通过程序将门槛适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