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贵州怀仁中学最近给寄宿制学生共200名学生使用智能校服。这款由贵州一家科技公司开发的“智能校服”在样式和外观上与普通校服无异。厂商介绍,每件校服的芯片上录入了对应学生的姓名、班级和面部头像等信息,融入了RFID、红外感应、指纹识别及人脸识别等技术,并结合门禁探头、App客户端等配套设备。这款智能校服兼具了无感考勤、教务管理、家校沟通等功能,旨在打造智慧校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射频技术、GPS定位、人脸识别、智能考勤、指纹识别再加上高速传输技术,特别是5G技术的兴起,给这一领域扩展和发展提供了舞台,把芯片集成在校服之中从科技角度来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但是如果这个芯片包含学生身份信息,家庭信息,学籍信息真的让人有点毛骨悚然。据说该系统监管范围超出校园范畴,该系统还可以“侦测学生上课打瞌睡”“家长通过手机查看孩子在校消费情况”,无需点名,可监测到学生是否逃学、迟到、夜不归宿等等。而如果有未能识别人员或有学生偷溜出门,系统会语音播报,提醒门卫加强管理。一款携带个人及其家庭信息包括GPS定位如此全方位的产品,并且有如此高集成度的信息化管理似乎已经超越了学校管理的范畴,估计都是24小时监控了。
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心智和体格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塑造和完善。一个完整的人格是在不断教育和熏陶之下完成的。《未成年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校服中植入芯片,并采取24小时全方位监控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活动的权利,根本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表示,未成年人同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使用智能校服,其隐私权必须得到充分考虑。
用智能校服监控学生不但存在法理争议,同时也表现出学校懒政表现。大家知道,学校就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包括人格塑造仍然在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之列。利用信息化监管学生,表面上看可以无缝监测,无盲点,无漏点,教师轻松了,家长放心了。而本质上却是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过程,教育自然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一种逐渐发展过程。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而且包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和内部矛盾斗争最终完善的一个教育活动。所以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利用GPS定位,利用数字化监控始终不能取代教育过程。全面监控与培养人格健全、自尊自爱自强自律自信的公民之教育理念是相冲突的,是一种简单粗暴而懒惰的方法,在教育中的作用弊大于利。刘永谋教授指出:在智能校服的争议中,还需要法律法规实现保护。当学校、家长和生产商可能侵犯未成年的隐私权,需要政府、国家和社会介入,对智能校服的生产和使用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几乎每个人都将变成透明人。法律尊重公民应该享有的自由和隐私空间,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也不可例外。如此泛滥信息采集,如果管理不善,必然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实为一种弊大于利的操作。虽然智能校服在国外已经有先例,而国内的生产厂家蜂拥而至。作为学校和企业是否有权采集公民信息?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信息,这也有待于法律工作者给以明确解释。商家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等等一系列问题尚待规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