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ITS114推出系列行业回顾,回顾所看到的行业,以及一年来的事业、企业所取得的进展。供行业人士参考。
新——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同时被官方认定为我国智能交通发展二十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来谈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承前启后。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新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感知和信息采集的能力、数据处理和计算的能力、协同与决策的能力等三个方面的新。
感知和信息采集的能力:车路协同技术,将车辆从一个封闭的黑箱变成一个透明的数据盒子,也将道路真正成为可感知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这是影响未来智能交通的最关键改变,未来智能交通的一系列改变大多围绕于此。现阶段,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达到了顶点,未来仍将是主要感知和信息采集的手段,但头名将让给车路协同。
数据处理和计算的能力:大数据和云计算已经证明了技术的价值,且继续深化,边缘计算被重视,云边结合则被认为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协同与决策能力:协同不仅是车车、车路之间的协同,也有车与交通管理系统、路与交通管理系统、车与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协同,更有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则是基于这些协同建立和自动生成的专家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通信传输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支持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5G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细分领域中,已经提出概念和构架有新一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新一代交通管理集成指挥系统、新一代交通控制网、新一代车路协同系统等,还有被寄予厚望的智慧道路、智能驾驶等。
未来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应该是一体、协同的,就像我们认为在未来,整个城市的公共视频资源都将汇集进入到统一的视频资源池,未来所有交通因子都可能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然后汇聚到一个统一的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公安交通、交通设施、道路运输、路政、停车等现在分立的系统,未来在一个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工作。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目前还只有框架和方向,更多的架构还需要去探索完善,甚至于在未来30~50年都只是雏形,但只要在交通载具未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未来的交通系统,我们现在就能摸到骨架了。
冷——增长与分散
因为中美贸易战以及诸如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等宏观调控的影响,2018年的整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企业裁员、收窄社招,地方政府被严控负债率,资本市场募资遇冷等等。
就资本市场来看,说不上惨淡,但和往年相比,有些愁云:据投中研究院VC/PE统计报告显示,2017上半年市场完成募集资金的规模达1342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2018上半年仅为341亿美元——同比下降74.59%。2018年,IPO过会率和上市家数均骤减。另外,根据统计,2018年共有200家次企业面临发审委考验,最终111家过会,59家被否,20家取消审核,10家暂缓表决,扣除暂缓表决公司后过会率仅58.4%,创最近十年新低。数据显示,今年IPO实际募集资金合计1375亿元,同比去年下降四成。截至2018年12月初,仅有103家公司上市,这一数量远低于去年的438家,还有195家企业撤回IPO申请。很显然,往年高调的移动互联网创企、人工智能、智慧出行等创企,如果找不到应用场景完成自我造血,生存将会变得很艰难。
回到智能交通行业,ITS114的数据统计来看,城市智能交通依然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前三季度依然保持了18%的整体增长率,项目数量增长超过25%。当然,项目多了,却也分散些了。
既然市场整体仍有增长,又何来“冬天”一说?就赛文交通网的观点来看,一是因为阿里、百度、滴滴等互联网巨头的叩关、挤压,同时新进入的地方性中小企业众多;二是因为智能交通市场的需求多年不变,视频类需求占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海大宇科等产品供应商持续获益,但集成商却被迫割肉;三是虽然项目不断,但政府拖款严重,导致整个产业链发展受限。
实际上,确如徐赫总所说,这个行业拥有自己产品和技术的企业,不过一两百家,集中在信号、视频、通信、车载以及指挥平台等领域,当产业链下游(甲方、集成商)拖款,不论是否有甲方关系,下游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ITS114认为,智能交通行业本身并没有进入到冬天阶段,市场仍在增长,需求仍在升级,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只是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未必不是好事。而且在经济下行周期,往往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来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财政部在2018财政工作会议上称,2019年要大幅增加地方专项债;此外,2018年下半年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额超过3500亿;发改委在9月份称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交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智能交通占的比重不大,但一荣俱荣,同样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谋——车路协同
在我们11月参加完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之后写就的《当我们在谈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文中写过一句话,“对于传统的智能交通而言,引入的最大变量应该是车路协同技术,这将深远的的影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也就是说,车路协同、智能视频、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成了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基石。
就感知手段而言,车路协同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多向交互的技术,车车、车路、车与系统等,与高精度定位、5G通信等一起,完成更为精准的感知。车路协同与汽车电子标识、视频、雷达等,合体为下一代一体化集成路侧设施,通过边缘计算或者云边结合真正实现全息感知。
今年以来,随着阿里云、百度、华为、中国移动、大唐电信等在车路协同方面落子,车路协同的曝光率剧增,被视为智能驾驶在“单车智能”路线上受挫之后,智能驾驶汽车另一条“光明”的技术路线。不仅仅是企业,各地方政府陆续投入重金建设智能网联驾驶测试基地,或者建设开放式测试道路,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住建部等也都有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车路协同技术应用。这都为车路协同的应用示范提供了好的发展条件。
2018年,无锡的智能车路协同应用在240个路口展示超过30个实车用例,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规模应用LTE-V技术路线的城市级示范项目,因而也备受业界关注。因此,无锡的车路协同应用,未来应是会将示范应用的更多功能,覆盖到更多的用户群体,真正成为行车过程的智能助手和安全保障,而非仅仅局限于示范车辆。
从功能示范到确立商业模式、管理运营模式,车路协同应用的前路漫漫,作为一个多向交互感知的设备,未来应用一定是多元的,跨行业的,跨管理部门的,技术上的完善不是个事,但是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却决定着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将V2X仅仅用于车间通信和编队行驶,未免有些屈才了。
尤其对于已经进入“冬天”的传统智能交通企业而言,一体化集成路侧设施很有可能是个新的产品赛道,类似目前大热的智慧灯杆。宇视科技张鹏国在接受同行采访的时候,就曾认为智慧杆件/路灯和电子车牌会是未来交通的主要产品,之所以看中智慧杆件的原因,就类似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抢到就是赚到。
热——交通大脑
2017年是“大脑”热的开端,2018年应该算“爆发”了。最重要的是,交通大脑不再是阿里云的“大脑”,而是行业都可以借鉴/模仿的“大脑”,虽然概念出自阿里云,第一个示范落地是杭州,但已经有诸多企业和城市跟进。这两年来,以“大脑”为名的交通集成指挥系统或综合交通运行指挥系统的新闻报道,有厦门、济南、衢州、珠海、海口、深圳、广州、贵阳、宣城等地,在城市大脑下开展工作的,有杭州、上海、北京海淀等。
实际上,建设完备的公安交通集成指挥系统或综合交通运行指挥系统的城市,都可以将各自系统冠以“交通大脑”一词,无外乎能够采集来自多个领域的全息交通数据,具备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和交叉匹配的计算能力,具备系统自动生成方案和优化的能力等。最重要的还是前者,要获得多领域的全息交通数据,就必须有大量的稳定工作的前端智能化感知采集设备。“大脑”对传统智能交通系统的改造,个人认为在架构上就是“数据共享层”或者“数据资源池”的形成,只有这个层级的形成,才能支撑起各业务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全局的整体优化。
虽然现在行业还没有到说智能交通,必提“大脑”的地步,但提出类似概念的已经有不少了。“大脑”对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影响,绝对是利大于弊,宇视科技总裁张鹏国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中国应用软件的生态不对。在中国应用软件领域有三大顽疾:第一客户不接受按license(版权许可)收费;第二客户不接受年费;第三客户只提需求不加钱,交付期拖延回款困难。过去十年,中国崛起了多少全球领先的硬件公司?全球领先的软件公司,这十年增长如何?”
阿里云、百度、平安等巨头推“大脑”,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平台软件、运营优化的卖相和报价,增加的需求都要额外付费,至于回款,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银江股份执行副总裁陈才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历了行业从‘交通管理’到‘交通治理’思路的转变以及技术升级后,银江以前从做项目为主,慢慢转变成以提供产品线的解决方案为主”,作为阿里云杭州城市大脑的合作伙伴,银江股份也顺势推出了“交通大脑”,提出了“三元”治理理念,在一众“城市大脑”的合作伙伴里脱颖而出。
“大脑”热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事实上,大脑热也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视频分析等诸多技术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交通领域,“大脑”意味着更多的外场设备升级完善,以及更多的平台软件和运营优化投入。
苦——智慧出行
出行是移动互联网狂潮下的一个重点耕耘领域,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共享停车、一站式出行等等。但2018年显然对智慧出行不太友好,网约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的代表企业都遇到了麻烦,摩拜被收购,OFO以及分时租赁的途歌生死一线,滴滴等因为安全问题一直在整改收缩,不复往日高调。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厂开始进入出行领域,据统计,全球已知的独立开展共享出行业务的汽车品牌已经超过16个,其中奔驰的Car2Go和宝马的DriveNow是这些品牌中业务开展较早的两家,在2018年年初,宝马DriveNow和奔驰Car2Go宣布合并。宝马、福特、大众、吉利等车厂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出行品牌,其中佼佼者应是曹操专车,此外首汽约车、如约出行等地方性智能出行品牌脱颖而出,首汽约车已经成为全国品牌。
一站式出行方面,10月份,深圳市交委率先启动智慧出行即服务MaaS项目,发布“麦诗出行”测试版;高德已经接入多种出行方式,可直接通过网约车、单车出行,也有多种出行方式衔接的路径规划,但目前也无法提供“一账式出行支付”。整体来说一站式出行在国内还刚刚起步,ITS114比较看好拥有用户和技术优势的平台,如高德和滴滴。深圳和广州两地交通部们也在推MAAS,在资源整合上相对来说有优势,是政府推动一站式出行的发展路线,同样值得期待。
整个智慧出行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出行,相对前几年,2018年都有些凄苦,靠流量获得融资的渠道不再顺畅,烧钱大战越来越不可能,但好在这个市场够大,所以还有足够的空间,但前提是,你能找到自我造血的经营模式。
变——行业资本事件
尽管智能交通行业的玩家越来越多,但新进入的中小玩家多数属于搂草打兔子,拿到的项目不多,对于这个门槛不高的行业来说,多些人来吃,原来的玩家就得少吃几口。这两年来,传统智能交通行业在资本市场几乎无人青睐,2018年连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凤毛麟角,有能力单独IPO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传统豪强里面最有希望的海信网络科技、浙大中控、电科智能目前都没有要IPO的信息传出,郑州天迈、锐明技术、三联交通三家提交了IPO材料,有部分交通业务的时代凌宇提交了材料,华夏高科挂牌新三板,中科通达、盛视科技等据闻有计划上市,除此之外就没有再听闻了。
但IPO无望,并不代表这个行业的资本动作就没有,中兴软创、中兴智能交通、杰瑞电子、电科智能等传统智能交通企业都有突破性的资本事件。
可能是独立上市的要求比较高,时间较长,传统智能交通企业通过被并购的方式上市或者抱上大树的,近年并不少见,博康智能、宇视科技、亿程信息、中兴智联、杰瑞电子等都是如此,电科智能出让30%的股份不知道是不是也有此打算。
初创企业或者市场上第二集团的,往往就被选择,在智慧物流、智慧停车、智慧出行方面就比较明显。在智慧物流领域,满帮、易流科技、中交兴路等是阿里系投资,G7则有腾讯投资;在智慧停车领域,停简单、捷顺科技为阿里系投资,科拓则是腾讯投资……ITS114没有进一步去统计,但事实如此,只要和互联网创业相关,站队选择就自然而然,即便不是主动的。像华为这种不做投资,不碰项目和数据的巨头,也有很多企业喜欢,否则每年的华为合作伙伴大会也不会有几万人汹涌而至,合作伙伴一堆去参与展示了。
此外,由于阿里、腾讯、百度、平安科技等的直接进入,一些企业开始对内部架构进行调整,包括腾讯、海康,当然,只有足够大的企业才有调整的空间。
上一篇AI芯片云边结合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