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环境、社会环境等环境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形式、内涵、状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其中各种环境是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的一种复杂多变的状态。其主要特征是变化。
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动态环境下的战略管理的问题也就相应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尤其在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动态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因为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战略管理本身就是对动态环境下各种环境变化时应采取对策的管理和通过变化进行动态的战略管理,其核心就是环境变化和组织适应问题。战略管理者就是变化寻求者,他不但要自己适应变化,还要向其他的组织成员传达如何变化才能使组织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就形成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经营理念。
企业的战略变化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变化问题、战略创新等问题一直是西方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尤其在需求变化迅速、竞争博弈复杂的现代市场环境下,战略变化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国内学术界对“战略变化”问题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但有关企业改革、集团化、重组等问题的研究说明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战略变化问题的重要性。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东西。西方国家研究的较中国深入。由于环境的动态性,复杂多变性,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因素的不稳定性,都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变得更加困难,而战略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
能力,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协调市场机制的“平衡器”,出口创汇的“输出器”,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吸水器”。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发展壮大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将就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加以论述。以期对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管理现状
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动态环境下战略变化的问题也就相应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尤其在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动态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因为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战略管理本身就是对变化的管理和通过变化进行管理,其核心就是环境变化和组织适应问题。战略管理者就是变化寻求者,他不但要自己适应变化,还要向其他的组织成员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就是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的战略变化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变化问题、战略创新等问题一直是西方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尤其在需求变化迅速、竞争博弈复杂的现代市场环境下,战略变化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国内对“战略变化”问题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但有关企业改革、集团化、重组等问题的研究说明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战略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从1979年改革开放起,中国就进入了全面的经济转型时期。经济转型不但意味着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社会等环境的综合变化,从而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会带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运作方式在这一过程变中的重大化,其心问题之一就是企业生存、发展和业务、竞争战略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应对核心问题就是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企业体制的集团化、技术的大量引进,这都是企业战略变化的具体体现。经济转型对企业战略变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转型所带来的环境变化会导致企业战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经济转型会带来企业战略同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本质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影响。而在市场经济经济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基本力量,由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环境——战略的一致性关系的本质也在发生重要变化。因此,研究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战略变化问题中核心竞争能力的打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然,战略变化的问题对处于任何经济背景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价值。
在完全市场环境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还需要经常面对行业的整体衰退、管制政策的变化等特殊问题,企业战略的有效调整对企业适应变化、扭转危机、提高绩效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制定对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战略变化是指企业同其环境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形式、内涵、状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所谓组织与其环境的一致性是企业用于达到其基本目标的最基本的资源分配以及同环境交互作用的方式。这种一致性的变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企业战略内容的变化,也就是其经营范围、资源分配、竞争优势的变化;再者带来企业战略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要解决业务界定的问题;在业务界定的问题基础上需要解决业务运作的问题。前者就是公司战略的问题,后者就是业务战略也就是竞争战略的问题。也就是说战略变化两个层次是公司的变化和业务战略的变化。
在不同战略学派的背景下战略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具有非常大的差异,相应的战略变化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差异。而描述性学派的战略内容基本上是建立在说明性学派基础上的,只是在战略形成过程上的认识有差异,那么战略变化的差异也就主要表现在变化的动因上。设计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在战略变化的特征上基本是一致的,即强调变化的偶然性。而计划学派、定位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则认为战略是经常、渐进的发生的。从战略变化所存在的环境来看,说明性学派所认识的环境都比较简单,而描述性学派所面对的环境都比较复
杂。不同流派背景下战略变化概念、特征、适应环境的差异性说明战略变化管理应该以明确战略内涵为基本前提。这些学派的观点给我们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有力的思想利器。从而为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企业财务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柔性战略观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
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
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刚性转向柔性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
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
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柔性财务战略构成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4.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在强调企业环境重要性的同时,认为企业应密切注意环境变化,保持对环境信号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及时寻找财务机会或危机预警。任何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提供机会或威胁,而且这些变化往往更多地来自于企业本身。因此,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强调企业依据所处的环境,结合企业的财务柔性系统,对企业财务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与变化环境的互动来扩展企业的财务战略及其实施的运用与空间,实现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
5.通过企业的柔性财务系统使财务能力和资源相整合、战略的选择空间扩大,为企业化解环境的影响,为企业内部优势、外界机会与企业财务战略及战略措施间的相互匹配和适应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使企业可在综合考虑财务能力和资源的基础上,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
柔性化战略
组织或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需要面临的问题,能够机敏地应对不可预测的环境突变带来的挑战,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导致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下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更加复杂。在此情况下,组织柔性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维持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机制。因而,企业如何提高组织的柔性水平,降低动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组织营造应变力竞争优势的长期战略。
重筑柔性理念
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战略考虑,除了要认识到应对环境变动产生的不利因素通过提高组织柔性水平来实现以外,还应该意识到企业柔性机制的建立是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能够迅速调整资源的运行能力,不仅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对企业进行智能化管理,还应建设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营造有利于竞争优势成长的环境;组织柔度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组织柔性不是对刚性的否定,而是对刚性的完善,组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刚柔相济境界,组织在刚性和柔性之间平衡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并且如何在集中与分散之间谋求动态平衡,也需要选取合适的组织柔度。同时,企业柔性建设的投入存在着时间价值和沉淀成本,企业柔性规模过大,备用性资源过多,则会降低企业资产的整体效率。
柔性竞争策略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逐渐过渡到后福特经济时代,用大量的无差异产品来满足主要市场需求的流行程度已经大打折扣,强调控制和成本节约的层级制组织已经与当今世界不相适宜,顾客强调的是创新、产品质量或交付时间等非价格因素。消费需求复杂多变和日趋个性化的发展态势促使企业采用柔性制造生产方式。企业可以实施多角化经营、分权管理、简化管理层次、矩阵组织、模块化设计、项目外包、员工一专多能培训、快速成型,同时企业必须有柔性化物资设备和生产方式与之适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组织的柔性。
员工柔性化
建立具有组织学习能力的、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在当前日益复杂且难以预测的环境之下,企业间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容易被模仿、学习和替代,企业必须能保证组织学习的有效开展,使员工具有很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鼓励创新活动,实现组织的快速反应功能。一个柔性化员工队伍可以减少大量库存,应付各种随机现象,有效地取代专业性、重复性和陈旧性。彼得·圣吉从心理的角度提出了通过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智活动模式、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改变员工的认知模式,培养员工系统思考的精神和能力,让员工了解现实情况,向他们灌输“面对现实”这一信念,不断促进他们自我超越,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同时还需要建立共同的愿景,进行团队学习,更多地以项目小组形式工作,每个人都参与决策的制订,有问题时共同协商,使组织中的人们共同持有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识。共同愿景能创造出企业众人一体的感觉,为员工学习提供了方向和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组织学习的氛围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思考能力、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组织结构调整
进行改造、提高,形成快速反应能力、能很好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传统的职能性组织,也就是科层制组织的典型特点是按照精确的安排但十分僵化的规则和常规,这种组织架购把从事着相似的工作和具有相似的技能的人分配到同一部门,这种理论认为“分工带来效率”。在工业经济时代,市场的相对一致性和规模经济优势与企业严格的科层组织结构的性质是比较协调的,科层组织满足了企业对秩序和效率的双重要求,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不只是来自效率而主要来自顾客的满足。市场的多元化趋势和环境的动态性,使得对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远远超过了遵循规模经济原则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需要更迅速地和灵活地对市场和技术方面地变革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放弃科层组织的等级制,释放企业活力以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效率为准则,改造组织体系,横向的网络组织结构比层次结构更具柔性化,一个具有结构资源柔性化的组织能取代业务处理过程的专门化、任务专业化等,还可以减缓陈旧性,提高决策合理性,减少传统结构中存在的多界面。因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建立扁平式、网络化、虚拟化、无边界化、自我管理、项目小组、倒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以此来改造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组织运行成本,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从而增强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应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女性领导艺术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变化,这种动态、迅猛变化的环境对个人以及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对女性的影响也非常大。
动态环境的影响
过去我们常讲,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而每一个贪官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贪婪的情人。这时候,女人是在幕后承受着这种变化。但是今天,很多女性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要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对一个女性来说,在应对这种变化的过程中,在一个被认为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应当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怎样的方法?自身有哪些长处?需要克服什么?这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曾说,其实我们对人的认识有很多误区,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太少,我们了解不多,我们被很多貌似的种种说法迷惑了,所以很多人就在这种迷惑当中把自己的前程耽误了。
正在进行的动态变化的环境,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呢?任何时候的优势都是短暂的——一个产业可能辉煌不过两三年,产业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甚至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会越来越短。这种环境下,要求每个人、每个企业,实现动态成长,甚至走在市场发展的前面。社会的发展就像大浪掏沙一样,始终是弄潮儿的人,一定是非常善于学习的。
在一个动态的环境当中,市场在变、企业也在变。之前有很多的小企业,经过五年、十年的市场砺练,最后真正存活下来并长大的就只有三四个大企业,这时候企业变了,竞争的态势也变了,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变化的因素越来越多。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应对呢?
战略决策和组织结构选择
在这种动态的环境变化中,男性领导者和女性领导者分别是如何应对的?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角度看,孔老夫子虽然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但也讲过“惟女人和小人难养也”。同时,在民间也可以听到“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说法。尽管后来认为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的地位在提升,但是之前潜在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存在于家长、丈夫以及其他人群中,在整个社会文化当中仍然像一个社会的壁垒影响着女性的成长。
以人们的惯性思维为基础,可能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假设。认为在动态环境中,女性相对男性领导者,首先可能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愿景,相对保守。例如,企业中做到破产的女性是很少的,做得很大的也不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女性比较保守。其次,在这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人们认为企业中创新性的探索还是男性做得多,女性更多地是做一些守城的事,重点是把现有的家当掌管好。再次,因为女性要关注的太多了——家庭、工作以及自己的着装打扮等,所以有人可能认为女性缺乏持续改善的耐力。另外,女性经常在家中管很多事情,有人担心这种情况会不会转移到企业组织当中,从而形成其个人强烈的组织控制欲望。
那么,女性与男性由此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上有什么不同。
我们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有时候企业所经营的业务相对稳定,有时候则需要不断扩展,在有的产业当中,还要时常思考企业下一步该干什么,因为可能这个产业过两年日子就不好过了。甚至,你四十岁进入的领域是你三十岁所没有见过的全新的领域。
因而,动态环境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战略决策:模仿型战略——模仿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这时候竞争对手总是先发制人);防御型战略——以现金流和收益率为代价获取市场占有率;进攻型战略——低成本优势超过产品差异化优势(通过降价来获取市场占有率);分析型战略——没有赶超领头企业的意图(主要使用规划技术、利用信息和控制系统的信息、利用成本控制系统进行绩效控制、利用质量管理技术);前摄型战略——不断寻找与现有业务相关的发展机会;未来型战略——以创新为导向,总是第一个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这时候的特点是:资源部署出于长期考虑、注重基础研究以应对未来竞争、预测关键性业务指标、不断跟踪发展趋势)。
在这六种战略当中,女性最可能采用的是哪种战略?
我们的调查结果是,男性更倾向于采用模仿型和进攻型战略,而女性更多的是愿意采用前摄型和未来型。所以,之前人们的惯性思维并不是准确的。
在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上,女性的特征是什么?组织结构的特征一般有三种:一是有机结构。可分“集中-控制”和“分权-弹性”。二是团队合作。主要奖励团队业绩,团队合作者更容易在企业得到提拔,企业中有专门负责辅助决策的人员或机构,重大决策由各部门详细讨论后制定。三是个人激励。主要奖励个人业绩,个人英雄更容易在企业中得到提拔。在这三种组织结构中,女性企业领导者会更强调其中的有机结构,团队合作,还是个人激励?
女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包容不同的意见,就像她有一群孩子的时候,她一定要包容不同的个性。有些男性企业领导表示有时候跟下属在沟通的过程中就吵起来了,他总是希望说服他的下属。但是在团队中,绝对一致的思想是不可能的。调查的结果也证明,女性在团队这方面的做法得分要高于男性。男性在领导中更多强调个人激励,而女性则强调团队领导。
学习能力
学习是有不同层面的,要注意四个维度:一是进入全新领域的开拓新知识的学习;二是分享老知识的学习,从而降低在做创新知识学习时候的成本;三是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即在企业实践中学习;四是从间接经验中学习。
当然,学习有不同的方法。一是试验型学习。企业想试一试是否行得通,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二是持续改善学习。企业不做多也不做远,就把现有的优势持续地做好、优化。三是基准调查。为缩短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做有针对性的基准调查,从而争取达到某方面的最佳状态。四是能力获取学习。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的能力,改造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这样的学习分类当中,女性可能比较愿意做哪些方面的学习?调查结果出乎意料。在实验性学习上,女性的表现更突出,她们愿意尝试新的事情。在持续改善上,女性的得分高于男性。但是在能力获取和传承性学习上,男性高于女性。以前我们可能认为女性更保守、更不愿意做尝试,这似乎在调查中没有得到验证。
另外,企业动态能力,包括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变革能力和转移能力。调查显示,在创新能力和变革能力的认知上,女性也高于男性。这确实出乎人们的意料,我想这个研究如果进一步延伸的话,可以发现,其实女性身上还有很多被埋没掉的闪光点,事实并不像社会所想像的那样一种情况。
从小样本的调查我们可以初步得到这样的结论:女性领导者倾向于制定前瞻性和未来性战略;组织结构上,善于在团队中授权;在试验性学习中有更多的尝试;能够持续改善的实践能力更强;对创新能力和变革能力的认知度更高。
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从体力转向智力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两个特点:第一,有才能、有智慧的人会脱颖而出。而不管他是男性还是女性,社会才智会更重要。第二,个人发展趋向平衡。即这个社会更加趋向多元化,女性的选择也会更加多元化,可能选择成为白领、骨干、精英女性,也可能选择成为一个操持家务的女性。我觉得这个社会应该变得更宽容,给女性有更多的选择,尊重其意愿、才智和偏好。这种社会发展才是更加成熟、更加文明的。
人体热感觉
创造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所要求的空气环境是空气调节的任务。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空气调节技术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空调使用的普及,使得室内环境的热舒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研究也日益增多。
热环境中各因素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和丹麦工业大学P.O.Fanger教授的研究成果[1]尤为引人注目,前者的成果作为制定ASHARE[2]标准的依据,后者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制定ISO-7730标准[3]的依据。但两者的研究成果多是在稳态空调环境下所进行的。
传统空调的控制策略是以整个房间作为调节对象,力求创造一个稳态的热环境,使人的主观热感觉处于热中性,环境温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环境的气流速度限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一般不大于0.15m/s。然而,在实际的运行中,这种稳态的空调环境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长期生活在稳态空调环境中的人体会产生“空调不适应症”。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所经历的是非稳态热环境,而传统的空调方式把人置于稳态热环境中,缺少各种环境刺激[4,5],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衰退和抵抗力的下降;
第二,为了减小冷负荷,建筑门窗的密闭性能越来越好,而室内装修材料散发大量的VOCS,因此环境污染和人体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得不到合理的稀释,加之传统空调工作区处于气流的回流区,人们在这种建筑中长期生活,可能出现“病态建筑综合症”;
第三,稳态的空调环境对气流速度严格限制,这种近乎无风的环境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人们在较热的环境中希望利用空气流动来满足人体散热和热舒适的要求,有调查显示,在环境较热时,人们对自然风及自然环境的偏爱[6],这与传统空调环境对风速的限制是矛盾的。较低的风速导致空调环境不能充分利用气流的冷却作用,只有降低环境温度以保证人体处于热中性,因此造成房间冷负荷大,耗能多。
基于以上原因,大力开展动态热环境的研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重视动态热环境的研究,并且在热环境调节的策略上[7],初步提出了可操作的模式,利用这一模式,可充分发挥自然通风、室内动态等温空气流动和必要的降温措施联合工作的优点,按北京的气候条件,执行这一模式,预计可以降低能耗达40%-50%[8]。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的热感觉的研究一直是动态热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对国内外在动态热环境对于热感觉影响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对清华大学多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动态热环境的研究进行展望。
1国外研究现状
动态化热环境的实现主要依赖空气温度和风速的动态化。国内外对于动态热环境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空气温度和风速动态化上。
1.1温度动态化研究
早期对于动态环境下热感觉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关于突变热条件下的热感觉[9-11]。Gagge等人对“中性-热-中性”和“中性-冷-中性”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中性环境到热环境或冷环境时,皮肤温度的变化存在一个过渡过程,同时热感觉出现“滞后”;然而,当从冷环境或热环境进入中性环境时,出现热感觉“超越”现象,皮肤温度和热感觉有分离现象,Gagge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皮肤温度急剧变化所致,即皮肤温度的变化率产生了一种附加热感觉,而这种热感觉掩盖了皮肤温度本身所引起的不舒适感。
文献[12]、[13]研究突变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结果认为人体对突变环境的生理调节是相当迅速的,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对于渐变热环境,研究者们力图弄清楚室内参数在多大范围内变化,才能即满足人体的舒适范围,又能达到节能效果。Berglund和Gonzalez[12]研究了三种服装热阻下(0.5,0.7,0.9clo),环境温度分别以七种速率(0,0.5,1,1.5℃/h)偏离中性温度做单方向变化时,人体热感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速率(0.5℃/h)的温度递变条件下,受试者几乎感觉不出温度的变化;环境温度递变速率越大,人体所能接受的温度变化范围越大。Berglund解释可能是因为低速率递变时允许了更多的生理调节,如血管扩张、收缩等;服装热阻越大,人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越不明显;速率为1℃/h时,单位空气温度变化下,热感觉的变化值总是要比速率为1.5℃/h要高,但与速率为0.5℃/h无此对应关系。
1.2风速动态化研究
McIntyre[14]认为利用风扇可以在室内造成一个舒适环境,然而风速不得超过2m/s,太大的风速使人不舒适。ASHRAE热舒适标准55-1981[15]规定了夏季热舒适温度上限为26℃。但堪萨斯州立大学的Rohles[16]等人认为在环境相对湿度为50%时,只要给一定风速,该温度上限能达到29.4℃。Arens[17]认为在相对湿度40%时,衣服热阻为0.4clo,空气速度为1.02m/s时,舒适温度上限可达33.3℃。Wu.H[18,19]的实验结果为:人的衣量为0.5clo,轻微活动程度,空气温度为31.1、32.2、33.3℃,对应的相对湿度为50%、39%、30%;房间吊扇以1.05m/s的风速吹,有85%以上的人感到舒适;摇头风扇的最大风速为1.52m/s时,80%以上的人感到舒适。
1.3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预测
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预测模型大多建立在人体体温调节模型的基础上,1963年Wissler和Crossbie[20]首次在模型中考虑了人体体温调节功能,提出体温调节包括三种方法:比例调节、双位调节和被调对象的变化率调节。此模型可以预测稳态的皮肤温度和核心温度,也可用于预测动态的皮肤温度变化。1971年,Stolwijk[21]提出了六节段模型,模型中着重考虑了体温调节功能,并用生理学上的“调定点”原理进行了数学描述。该模型比较符合生理规律,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随后Gordon等将Stolwijk模型扩展到14节段11层,体温调节功能的描述则又增加了皮肤热流这一项。1982年,Wissler[22]又进一步将模型扩展到15节段15层。1983年IndiraChatlerjee[23]将人体划分为476个单元,综合考虑了各种生理参数分布的不均匀性,该模型可以求解人体的三维温度场。Gagge等[24]提出了二节点模型,该模型将人体简化为核心和外层皮肤两部分,控制系统由皮肤感受器和核心感受器组成,给出了皮肤血流、出汗率、寒颤等的控制方程。Gagge将此模型应用于热感觉研究,提出了标准有效温度(SET)的概念。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在这方面都做过研究,本文拟对清华大学在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感觉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董静[25]研究了动态温度和动态风综合作用下的人体热反应,分别在稳态温度、动态风以及动态温度、动态风两种组合的实验条件下,对33名受试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参数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受试者的服装热阻为0.6clo,实验中保持静坐状态。实验结果证明,在该实验的各种工况下,采用动态风均能够达到即改善热环境又不引起吹风不适感的目的,并且给出了满足人体舒适感的较佳工况:相对湿度50%,服装热阻为0.6clo的情况下,当动态温度波动范围为27-29℃,升降温时间比为20min:20min,动态风参数为=1.5m/s,n=6rpm时,值基本在(-0.5,+0.5)范围内波动,可较好地满足人体舒适性需要。
根据实验结果,作者对Fanger的PMV稳态模型进行了变化,建立了动态热环境下预测人体心理热反应的TPMV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预测,但是作者没有对该模型进行系统的描述和讨论。
夏一哉[26,27]对中性-热环境下气流脉动强度和频率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实验和模拟两个方面对气流脉动强度和频率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研究气流脉动频率对于人体热感觉影响的实验[26]在清华大学的气候室中进行,受试者年龄18-20岁,总的服装热阻为0.7clo,新陈代谢率为1.0met。气候室温度设定点分别为26.0,27.5,29.0,30.5℃,相对湿度分别为35%,65%,低相对湿度工况包含40个样本,高相对湿度工况包含22个样本。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操作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受试者选择频率和可接受的频率范围没有明显影响,可接受的频率范围集中在0.2-0.65Hz。随着频率的增加,人体感受到的气流速度随之减小。受试者能够通过自由调节风速和频率得到热满意状态,但在较高温度下,选择风速不能使他们保持热中性状态,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受试者感到不愉快的吹风感。根据该实验结果,夏一哉扩展了吹风感的定义,并且证明在中性-热的环境下,频率在0.3Hz-0.5Hz范围内的气流对人体产生的冷作用最强,该结论与Fanger在中性-冷的环境下的实验结论一致。
研究气流脉动强度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的实验[27]也在气候室内进行,该气候室无外窗,气流从吊顶孔板中以小于0.1m/s的速度均匀送出,维持室内温度一定。室内及壁面分布着热敏电阻感受器和相对湿度监测器,每分钟控制系统将温湿度参数巡检一次,并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达到设定状态。位于气候室外侧的风机将室中的气流抽出,再回送到送风装置中,经过均流后送出,以降低噪声并提供等温气流。在装置的出风口处,均匀排列着纵向活动百页,直流小电机带动百页横向摆动,产生按照一定频率变化的周期性气流。受试者可以通过变频器改变风机的转速来调节气流的速度。通过测定发现,在距离风口1.2m和2.5m处,气流脉动强度分别约为25%和40%,受试者坐在面对风口的位置,从胸部到膝盖可以感受到气流的流动。由于没有外辐射,气候室中的平均辐射温度接近于空气温度。用操作温度to(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对各自的换热系数的加权平均)来表征环境的温度状态。受试者的情况与文献[26]中所示情况相同,实验在4种操作温度,2种气流脉动强度,2种相对湿度,共16种工况下进行,温度和相对湿度设定同文献[26],脉动强度分别为25%和40%,低相对湿度下,每种工况有40个样本,高相对湿度下每种工况的样本数为22个,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可以通过调节空气流动速度达到满意的热舒适状态,但在较高的温度下,人们选择的风速不能使他们保持热中性状态,对该结果夏一哉的解释为:气流在“热”环境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冷却作用和由于风压引起的“吹风感”,人们选择风速时,往往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折衷,在高温条件下人们选择的风速小于达到中性状态要求的大小,即以牺牲热中性为代价降低“吹风感”;选择风速的概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取值取决于操作温度to、相对湿度Rh、气流脉动强度Tu和受试者的不同偏爱;在“中性-冷”环境中,大的脉动强度会引起吹风感,但在“中性-热”环境中,却可以减少“吹风感”的产生;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分对数回归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预测等温热环境下产生吹风感几率的模型
PDV=100/[1+exp(15.5538-0.4124to-0.0872Rh-0.0774Tu+0.00219Tu*to+0.000972to*Rh+0.00078Rh*Tu)]
其中:to=26-30.5℃,Rh=35%-65%,Tu=25%-45%
贾庆贤对动态化送风的末端进行了研究[6],分析了自然风和机械风两种空气流动方式的区别。研究了湍流度、风速概率分布、频谱曲线对于热感觉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自然风与机械风频谱存在较大差异,决定差异的不仅是频谱的大小,同时频谱分布的不同决定了两者的不同特性,自然风风速的波动以低频为主,而机械风风速波动以高频为主;等温送风条件下,平均速度相同,平均湍流度不同的气流对于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不同,湍流度在0.48-0.57之间比较合适;偏态分布的流动方式比正态分布的流动方式接受性更好,把1Hz作为人体对气流波动感受的上限,频率大于1Hz时人体对不同频率气流波动的感受差别已很轻微,即使频谱不同,风作用对人体的影响也没有区别,而频率下限在0.000244-0.000488Hz范围内;频谱对热舒适的影响比较明显,频谱越接近自然风,对人体的负面影响越小;确定了动态空调环境的舒适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调节方式。定性分析了动态空调与传统空调的区别及节能潜力。同时根据动态空调的特点定性分析了动态空调末端装置的调节方式及运行调节;30℃等温送风可以作为维持热舒适环境的上限,而环境温度在28.5℃-30℃范围内时7.3℃以内的送风温差是可以接受的。
孙淑凤[28]全面阐述了动态空调策略的基本理念,分析了热环境动态化的基本方法,给出了动态空调策略的具体模式,研发了盘管式动态末端装置和柜式动态送风装置,对盘管式动态末端装置在动态条件下的出流特性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其出风速度进行了频谱分析,对柜式动态送风装置进行了人体热舒适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盘管式动态末端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的出风动态方式,利用该动态风机盘管可实现出风速度和出风温度的动态化,出风频谱与自然风的频谱十分相似;利用动态柜机对人体舒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动态风的可接受性比稳态风显著提高;经过对比分析,在空气-水半集中式办公楼空调系统中,动态送风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3前景展望
本文对动态热环境对于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作了介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成果,但是,应该了解到,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从微观的角度(例如涡的尺度)解释自然风和机械风的区别,如何将已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在个体化空调下,动态热环境对于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无疑,对于动态热环境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定位法则
定位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1972年首先由两位广告公司经理里斯和特劳特提出,在企业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广告传播等营销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营销学会在2001年甚至将其评为有史以来对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战略研究权威迈克尔?波特在80年代又把定位引入战略研究领域,认为企业制定战略首先要进行定位,然后通过资源取舍和优化建立竞争优势。现在,企业无论做战略规划还是产品市场开发与推广,首先进行定位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一个不可回避的步骤。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应用、市场变化速度的加快,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得日益动态复杂,无论是技术环境、资源环境还是客户环境,构成企业经营要素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快速变动的过程之中,企业很难基于定位,“定”下身来去精耕细作,而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的变化,基于这样的市场状况,建立一种动态竞争优势而不是固定于某一“位置”的经营思路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那么,是不是定位理论已经过时了?或者说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呢?或者说,定位只适用于产品开发推广这样的战术性应用而不应再继续束缚企业长期的经营战略呢?
市场变化速度的加快无疑对定位理论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如果不做定位,企业会更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没有定位,那么企业新产品的上市、宣传策略将失去目标和依托。而在战略上,如果不做定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所需要的长期资源投入也无法开展。事实上,正是因为缺少基于长期定位而进行的战略性投入,一些曾经辉煌的企业正在迅速失去优势。
所以,企业要做的是协调和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回避或二者择一。
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在几点上统一认识:
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在纷乱复杂的表象内部,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可能并不复杂,甚至非常简洁,按佛家的说法就是:世间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如《孙子兵法》所言:五色之变,不可胜观。我们找到了这个构成缤纷世界的原色了,看起来变化就不再那么眼花缭乱。
第二,各种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因素可能几十年都不会有很大变化,或者说尽管在不断变化,但是变化的趋势是可预期的。有的因素则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第三,企业可以从两个方向去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一是追根求源,就是通过认识事物发展最本质的内核建立对一个事物的真正认知。第二是宏观概括,就是忽略事物发展中细节上的波动从统计角度获得整体认知。正如《易经》所言:至广大,尽精微。事实上,这正好代表了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两个最基本的着力点,“尽精微”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向研发的深处挖掘,“至广大”则是通过建立一个有着广泛涵盖的平台来抵消行业的波动。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我们就能够建立定位与动态竞争之间的统一,即首先找出隐藏在纷乱复杂的事物发展变化表象的内部驱动力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的方式进行区分,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建立了多这些因素的确定性认知,它就可以做为企业的定位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