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政府驻泸水市六库镇。
怒江州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傈僳族占51.6%。辖泸水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两个县和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历史沿革
怒江州在汉代分属越嶲、益州、永昌等郡。
晋魏时期,分属永昌、云南、河西等郡。
唐(南诏)时,兰坪、碧江、福贡、贡山属剑川节度;泸水属永昌节度。
大理国时,兰坪设澜沧江郡(后改兰溪郡),属谋统府,碧江、福贡、贡山属兰溪郡;泸水属胜乡郡。
元代,兰坪设兰州土知州,属丽江路;贡山隶临西县并与碧江、福贡统属丽江路;泸水分属云龙甸军民府和永昌府。
明代,兰州(兰坪)土知州、碧江、福贡统属丽江军民府;贡山隶临西县康普、叶枝土千总,属丽江军民府;泸水怒江东岸设六库、老窝土千总,属云龙州,怒江西岸设登埂、鲁掌土千总和卯照土把总,属永昌府保山县。
清朝,兰州土知州改土归流,设兰州知州。兰州、碧江、福贡统属丽江府;贡山属维西厅菖蒲桶区;泸水六库、老窝土千总属云龙州,登埂、鲁掌、卯照土千总属永昌府保山县。
辛亥革命后,云南“怒俅殖边总队”分路进入怒江,成立了知子罗、上帕、菖蒲桶三个“殖边公署”,在兰坪县营盘街设立“殖边总局”,对这一边区直接行使军政管辖权,将属保山县的登埂、鲁掌、卯照及原属云龙县的六库、大兴地等地合并,成立鲁掌行政公署。
民国五年(1916),各殖边公署改为行政公署。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928—1933年),各行政公署先后改为泸水、碧江、福贡、贡山设治局,分隶于丽江和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分属丽江专区和保山专区。
1954年8月23日,设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碧江县知子罗。原属丽江专区的碧江(碧江县傈僳族自治区撤销,恢复为县,驻知子罗)、福贡(福贡县傈僳族自治区撤销,恢复为县,驻上帕街)、贡山(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撤销,恢复为县,驻党当村)3县及原属保山专区的泸水县(驻鲁掌街)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区。
1956年10月1日,原贡山县改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57年,原属丽江专区的兰坪县(驻拉鸡井)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61年6月4日,根据《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边界条约》的规定,中国政府正式收回片马,成立片古岗特区,隶属丽江专区,1966年9月划属泸水县,成立片马乡。
1973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由碧江县知子罗迁泸水县六库区新寨乡。辖泸水(驻鲁掌街)、碧江(驻匹河公社)、福贡(驻上帕街)、兰坪(驻拉井街)4县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驻茨开公社)。
1986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碧江县建制,属地分别划归泸水县和福贡县。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兰坪县,设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原兰坪县的行政区域为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1988年,改兰坪县为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2004年1月5日,民政部批准将泸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鲁掌镇迁至六库镇。
行政区划
怒江州辖1个县级市、1个县、2个自治县:泸水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州政府驻泸水市六库镇。
地理环境
位置
地形
州内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构成了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最高点为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为怒江河谷,海拔738米。
土壤
怒江州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闻名于世的高山深切割地貌。因受各种成因土因素综合影响,境内形成的土壤种类型较为复杂,怒江州共有11个种类、29个土属,55个土种,其中水稻土29个,旱地土35个,形成水平,垂直、区域性分布特点。
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三个县(市)土壤偏酸,兰坪县土壤偏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钾元素丰富。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江边,主要为赤红壤,红壤;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主要为黄红壤、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的高山区主要为棕壤、暗棕壤。3000米以上,依次为灰棕森林土和高山草甸土。
气候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面积14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569公顷。有林地968亩。其它林业用地597亩,牧地598万亩。该州农、林、牧三大土地资源统计185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4.3%。水域面积152890亩,占土地面积的0.7%,沙滩面积2070亩,占土地面积的0.01%。
人口民族
怒江州四县共有家庭户139018户,家庭户人口为49215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4人,比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的3.91人减少了0.37人。
怒江州四县人口中,男性为282900人,占总人口的52.94%;女性为251437人,占总人口的47.0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的118.79下降为112.51。
怒江州四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5995人,占总人口的12.3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8342人,占总人口的87.65%。彝族人口为11758人,占总人口的2.20%;白族人口为139164人,占总人口的26.04%;傈僳族人口为257620人,占总人口的48.21%。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410人,增长了2.18%,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增长了41103人,增长了9.62%,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78个百分点。
怒江州四县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2625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3697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1253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1587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172人上升为491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5642人上升为692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6051人上升为210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6525人上升为40400人。
怒江州四县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6266人,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了26428人,文盲率由22.91%下降为16.14%,下降了6.77个百分点。
政治体制
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
经济概况
综述
2016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GDP)12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5%,比全国6.7%高3.8个百分点,比全省8.7%高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25%,拉动全州GDP增长0.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27%,拉动全州GDP增长3.9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22.2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5.94%,拉动全州GDP增长1.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48%,拉动全州GDP增长,5.72个百分点。其中,全州三次产业比重:15.82:29.95:54.24。
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创造增加值50.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占全州GDP的比重40.2%。
第一产业
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9.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林业产值4.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牧业产值1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渔业产值0.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05746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1.2%;粮食播种面积79949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0.38%;油料面积3043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10.5%;甘蔗种植面积708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39.1%。全年粮食总产量20.2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25%,油料产量190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6.1%;甘蔗产量5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9.5%。
第二产业
2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8个,占总规模以上工业40%。根据1-12月财务报表显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7.07亿元,同比增长2.72%。主营业务成本累计达到30.16亿元,同比下降1.27%。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累计完成0.89亿元,同比增长225.5%。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累计达到0.49亿元,同比下降22.53%。
完成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4%。
第三产业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按消费所在地分:城镇完成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乡村完成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62亿元,比上年增长4.8%。非税收入完成2.84亿元,比上年增长5.9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教育支出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林水事务支出1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91%。
社会事业
保障
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
体育
交通
2011年,怒江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省道228线金厂岭至六库二级公路于2010年底全面完工。六库至片马口岸油路已改造完毕。
2011年底,全州通车里程达4060公里,比“十五”期间增长7%,其中,省道897公里、农村公路3163公里。全州29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通路率100%;28个乡(镇)通油路,通油路率96.5%;264个行政村通公路率98.9%。
民族特色
怒江地区民俗丰富多彩,尤以傈僳族的刀杆节,独龙族的镖牛习俗最为独特。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
傈僳族和独龙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产、生活用具独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保存有原始图腾崇拜的遗迹,有“伴朵”、“迪母瓦”、“盍什”等民俗节日。他们穿自制的麻布衣、火草衣,显得古朴大方。
傈僳族
独龙族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现约有7000人。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文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普米族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地区的宁蒗县、丽江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云县、凤庆、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里、盐源等县。
怒族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简称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此外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后统称为怒族。
白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唐宋时起使用“僰文”(白文),即“汉字读白”。现代白族一般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商业、农业。信仰佛教和本主教。
旅游名胜
主要景点
怒江第一湾
石月亮
独龙江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内上游称克劳洛河,到贡山境内与麻必洛河汇合后始称独龙江,为伊洛瓦底江三大源流之一的恩梅开江上游。在怒江州境内流程为80公里,流域1947平方公里,然后流入甸心多危石险礁,水势汹涌。较大的支流有:麻必洛河、担当洛河、布卡娃河、木切尔河、木林河、达塞洛河等。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
距离怒江州府六库50公里处有一很窄的峡谷,傈僳语称“腊玛登培”,意译为老虎跳峡谷。老虎跳峡谷全长10公里。进谷前,怒江江岸已具峡谷景观,江水时而平缓,时而奔腾,水急滩高,气势慑人。
抗英纪念碑
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位于片马纪念馆右铡的一个小山头上,苍松翠柏之中,高高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丰碑。纪念碑由怒江特产的汉白玉石雕成,尖端是盾牌,底座像弓,象征着片马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碑中“片马抗英胜利的纪念碑”是由原中共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怒江时亲笔题下的。
其它景点
地方特产
麝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珍贵的野生动物。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色,有的略琏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脐香腺襄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名贵的香料。云南省麝香的产量居中国第4位,怒江地区居云南省之首。
大理石
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因其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那么盛产于怒江贡山县的大理石,不妨将它称为贡山大理石吧。贡山大理石及其工艺品已在云南春城、首都北京和国际展销会上初显风采。那坚硬细腻、光秀美的特点,深受人们的赞美。
黑熊
黑熊当地人又称它为“大黑狗”,是怒江深山密林里的“主人”。据药书记载,黑熊的苦胆,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材。具有止痛、镇静、祛痰、消炎、解毒等功效,对于肠胃病、胆结石、黄疸及小儿高热、惊风、肠道寄生虫等病症均有较显著的疗效。
斯叶黑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腊竹底和独龙江的马库,有一种树,当地群众称它“斯叶黑”,意思是能出面粉的树。“斯叶黑”一般生长在阴凉的深箐里,树高可达十几米,成树直径达1米,树叶宽1米左右,长3米多,与芭蕉叶十分相似。“斯叶黑”含有大量淀份。七、八月份是其淀份成熟的最佳时期。当地群众获取这种面粉,他们先将成绔砍来,用木棒或斧头在绔杆上不断地敲击,淀粉便一团团震落下来,晒干即成细粉。这就是树面粉,或者叫它“斯叶黑”面。树面粉可以烙粑粑或用香油煎食。松软适度,味美可口。还可以用开水加糖搅拌冲食,味鲜适度。当地居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充分了解了面粉树的性能,斯叶黑面不仅能食用,据说曾解救过他们前人的饥馑,还能止泻,是止泻的上品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