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鹤镇位于鹤庆县坝子中央,是鹤庆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东邻草海镇的太平村,南接金墩乡和邑村、草海镇的田屯村,西靠草海镇的安乐和新峰村,北连草海镇的新民和罗伟邑村。
地理位置
概况
沿革
人口民族
云鹤镇下辖东升、仓河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菜园、秀邑、新生邑3个村民委员会,有17个自然村,85个村(居)民小组。截止到2006年底,云鹤镇总人口22017人,其中:男11088人、女10929人,非农人口13818人、农业人口8199人。聚居着20多种民族,主要有:汉族11715人、白族9811人、彝族193人、苗族10人、藏族24人、回族34人、纳西族147人、壮族23人、傈僳族27人、傣族9人、佤族2人、普米族2人、景颇族4人、独龙族1人、其他民族15人,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数的46.8%。
经济发展
云鹤镇三个村村民充分利用各村与县城紧紧相连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
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学种田是赢得丰收的前提条件。农作物大春以水稻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的包谷、杂粮,小春以大麦、蚕豆为主,还有少部分的小麦。
云鹤镇积极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为重点的动物疫情疫病防治,对可疑病例进行及时处理和监控。大力发展畜牧业,生猪养殖已形成规模,并成为了支撑云鹤镇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2006年出栏生猪达15670头。其它的鸡、鸭、牛、马、羊、鱼养殖也有了一定发展。
除一般性的经营方式外,集文化、教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服务行业正在云鹤镇兴起,服务业的经营方式和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规模档次得到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比重不断增大。
资源环境
一、花卉资源
二、森林资源
2006年森林资源总量达8193亩,封山育林8193亩,退耕还林234.6亩,义务植树6万株,建设沼气池16口。
三、特产资源
云鹤镇主要特产有铜器制品、石材制品等手工艺品,腊制品以“火腿、猪肝胙、水糕、香肠、风干里脊、吹肝”等传统食品为主,以西龙潭酒厂(金盛祥公司)生产的“鹤庆乾酒”系列远销省内外。
四、旅游资源
丽江1996年地震后恢复重建的云鹤镇,在县城规划与建设中注重与民族文化内涵的结合,突出白族民居建筑特色,使现代建筑材料和地方建筑工艺有机结合,保持了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画栋雕梁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鹤阳路、南大街、府门街、金菩提商业街,把白族传统庭院内部建筑艺术的十大主要特征(白墙、淡墨画、格扇门、青瓦、封火、马头墙、束腰、瓦猫、青石板、照壁)全部搬到了立面,即“青瓦白墙水墨画、门楼照壁雕花窗”,成为了云南省小城镇建设中的典范。奇秀天成的“黄龙潭”、“西龙潭”,碧水浩淼,古木参天,水映峰峦,是旅游靓点。镇内还完好保护了云鹤楼、大成殿、武圣庙、魁星阁等一批省、州级文物建筑和白族建筑精华。
五、动物资源
云鹤镇三村养殖主要以生猪养殖为主,基本上以形成规模。2006年出栏生猪15670头、存栏8161头、肉产量1345吨。其它的鸡、鸭、牛、马、羊、鱼养殖也有了一定发展,2006年牛出栏118头、存栏131、肉产量12吨;马出栏10头、存栏88头、肉产量1吨;驴存栏4头;骡出栏8头、存栏20头、产肉量0.8吨;羊出栏358头、存栏201头、产肉量9吨;鸡出栏19850只、存栏9588只、产肉量32吨;鸭出栏800只、存栏800只,肉产量1吨;禽蛋产量67吨。
特色产业
云鹤镇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增收,使广大村民从传统的种植包谷、水稻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成为养蚕能手、养猪能手、铜器(石器)匠人、饭店老板、运输专业户。
新生邑村成为云鹤镇的蚕桑养殖基地,已种植蚕桑1032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秀邑村成为云鹤镇铜器、石材之乡,共有140户275人从事铜器加工,大量的铜器制品远销西藏、青海、印度、泥泊尔等地,实现年销售收入760万元。还有187户249人从事石材加工。2006年投资10万元建起的秀邑石材加工厂,占地20亩,经营户22户,实现就业72人,产值280万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1.2万元。菜园村是云鹤镇农民从事服务业最多的一个村,70%以上的农户在闯市场搞经营,参加到养殖、运输、加工、销售蔬菜等经营活动中。三个村还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大牲畜养殖、兰花养植等种养植(殖)业,大部分的青壮年则多数在政府引导下或自行组织外出务工。
科教文卫
云鹤镇2000年有3所学校(云鹤镇初级中学、云鹤镇中心小学、云鹤镇幼儿园),2006年县镇两级根据学校分布现状进行了资源整合,鹤庆一中初中部扩招,将云鹤初级中学并入鹤庆一中初中部,云鹤幼儿园搬迁到原云鹤中学校址,云鹤幼儿园原有校舍并入云鹤小学。云鹤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全县的排头兵,云鹤小学获得了“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一级示范学校”等荣誉,云鹤中学连续8年中考上线率和高分率名列全县前茅。
云鹤镇两个社区、三个村委会依托老年人协会,共成立了12支业余文艺演出队,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城区老年人晨练晚跳促进社区文化,日月广场、县文化馆、县老年活动中心成为了云鹤镇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传统文化还有洞经乐队,保留有明代大理人楼桂先生创作的《大洞真经》18个曲目。传统的龙灯、狮灯、跑神马、白鹤、麒麟等群众文化活动,是民间祥和、喜庆的娱乐项目。
云鹤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2006年县医院、菜园卫生室的搬迁新建和新生邑卫生室的建设,使云鹤镇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云鹤镇境内有鹤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县血防站、县计生服务站、大理州白求恩外科医院(私立医院)等县级医疗机构,菜园、秀邑、新生邑村还设有乡村卫生室,为群众看病提供了便利。2006年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中,云鹤镇参合人数13928人,参合率达93.28%,参合户数4434户,参合率达94.56%。
社会保障
一、云鹤镇积极鼓励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择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三、云鹤镇认真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优惠政策。
四、云鹤镇对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和三村失地农民情况进行了调查,进一步掌握基层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
五、云鹤镇对城镇低保进行“动态管理”,2007年有918户1519人享受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发放资金103452元。
六、云鹤镇开展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12户348人,2007年有134户418人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发放资金12540元。
七、云鹤镇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慈善事业,加大对下岗职工、农民工、贫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
八、云鹤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有4434户13928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九、云鹤镇对城镇居民大病医疗进行救助。
风景名胜
黄龙潭
鹤庆黄龙潭位于鹤庆古城西南螺峰山脚下的黄龙潭景区(包括黄龙潭、朝霞寺),是省级黄龙潭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该景区距县城2公里,是著名的鹤阳八景之一:“螺峰野色”。黄龙潭分为上、中、下三潭相串。 位于螺峰山上的朝霞寺,建于明成化十年。寺有四刹(上圣庵、霞清宫、观音阁、娘娘庙),现只有霞清宫存在,其它三刹已毁。俗传唐南诏保和年间,赞陀屈哆圣僧来开辟鹤庆时,在石宝山面壁10年,座禅期满后,架霞气彩桥于东西山之巅,后人为纪念圣僧,修庙崇祀,取名朝霞寺。
云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