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村镇隶属于北京市房山区,位于房山新城西侧,距区政府驻地1.5 公里 ,距北京城近20公里。全镇总面积 48 平方公里,辖 22 个行政村, 3 个社区居委会,镇域内有近 5 万人口,除汉族外,有少量满族、回族在此聚居。截止2006年末,全镇工业产值实现7.3亿元;农村营业收入完成1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23元。
概况
沿革
镇域大部原属良乡县地,仅西部数村属原房山县。1958年3月两县同时划入北京市;同年成立良乡公社大紫草坞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紫草坞公社。1983年改为大紫草坞乡。1995年撤销大紫草坞乡,成立阎村镇。1996年,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大紫草坞、小紫草坞、前阎村、后阎村、张庄、公主坟、南坊、北坊、吴庄、焦庄、大董、小董、南梨园、开古庄、西坟、二合庄、大十三里、小十三里、后十三里、炒米店、元武屯、肖庄22个行政村和南梨园粮库、房山梁厂、北京消防器材厂3个居委会。
2002年,镇政府驻炒米店村,面积46.7平方千米,人口3.61万人,辖南梨园粮库、消防器材厂、桥梁厂3个社区和大紫草坞、小紫草坞、前沿、后沿、大董、小董、二合庄、大十三里、小十三里、后十三里、肖庄、张庄、吴庄、焦庄、西坟、公主坟、南坊、北坊、开古庄、元武屯、南梨园、炒米店22个行政村。2006年末,面积41.9平方千米,人口3.71万人。2008年2月22日,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同意将闫村镇更名为阎村镇。
行政区划
明以前成村,明初为永丰里屯,永乐年间有涿州八户阎姓人家来此定居,遂称阎村(或为因村近沿沟而得名)。后村拆而为三,该村居南,因名前沿村。
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前沿村,辖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有165户,562人,均为汉族,姓氏以阎、杨、高、王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邻后沿村,西北1公里为小紫草坞、张庄,东南1.5公里是炒米店。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49米。产小麦、玉米、杂粮,产桃、犁等果品。
后沿村
明以前成村,原与前沿村为一个村,后离析出来,因该村居北,故名后沿村。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后沿村,辖域面积0.79平方公里,有167户,475人,均为汉族,姓氏以李、张、秦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南邻前沿村,东邻良乡镇东沿村,西北邻张庄,西1公里为小紫草坞。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50米。产小麦、玉米、杂粮。
张庄村
清代成村,因清代道光间两广总督琦善死后葬此,护坟人姓马,渐成村落,名马家坟。后因张姓人家增多,更名为张庄。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张庄村,辖张庄、北地2个自然村。辖域面积1.94平方公里,有330户,1116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张、崔、马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地处平原,东邻良乡镇南上岗村,西邻公主坟村,南邻小紫草坞村,北邻青龙湖镇大马村。张庄村址海拔约53米。产玉米、小麦、杂粮,产桃、梨等果品。
小紫草坞村
明代成村,因其南里许早有紫草坞(务)一村,且因村小人口少,而称小紫草坞(务)。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小紫草坞,辖域面积0.68平方公里,有152户,396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刘、高、赵、杨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东北邻张庄,东邻前、后沿村,西北1.7公里是公主坟,西南2.7公里即吴庄。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50米。产小麦、玉米,产苹果、杏、梨等果品。
大紫草坞村
辽已成村,初名紫草村,因地产中药紫草而得名。后称紫草务,亦作紫草坞(务是古代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宋辽时州县多置“务”。坞乃土堡、小城,或指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故务、坞二字皆可为居民点之通名)。又为与其北小紫草坞相区别而有今称。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大紫草坞村。辖域面积1.82平方公里,有416户,1164人,均为汉族,姓氏以王、李、冯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1公里为小紫草坞,南2公里是南梨园,西1.5公里即大董村,东北1.5公里有前阎村。村处平原,地有沟坎,村址海拔约54米。产玉米、小麦、杂粮,产桃、杏、梨、山楂等果品。
公主坟村
明代成村,因永乐帝永安公主葬此,故名。又因风水好,别名金水洼。1983年设村委会,驻地公主坟村,辖域面积2.37平方公里,有389户,987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张、李、赵、刘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1公里为青龙湖镇西庄户,南1.7公里是吴庄,西南1.5公里即南坊和北坊,东南1.7公里至小紫草坞。村处岭岗向平原过渡地带,周围是岗丘,中是小盆地。村址海拔约66米。产玉米、小麦,产柿子、红枣等果品。
南坊村
清初成村,因居北坊南,故名南坊。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南坊村,辖域面积1.26平方公里,有175户,568人,有满族、汉族,姓氏以张、陆、李、王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西北邻北坊村,东南邻吴庄村,东北1公里为公主坟,西南1公里是焦庄村。村处岗坡向平原过渡地带,村址海拔约60米。产小麦、玉米,产苹果、桃等果品。
北坊村
元以前成村。村名北坊,是与南坊相对而称。为何以坊为村名,文献无证。或因有工场作坊,或因的店铺街市等等。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北坊村,辖域面积4.98平方公里,有509户,1483人,均为汉族,姓氏以骆、张、李、王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地处岗岭河畔,北邻新镇街道办事处,西近大石河,东南邻南坊,东北2公里是公主坟。村址海拔约56米。产玉米、小麦,产苹果、桃、山楂等果品。
吴庄村
明初成村,据传于明代洪武年间有山西吴家庄人逃荒至此落户,村以故乡之名命名,原山西吴家庄属何县辖,无据可查,今省称吴庄。村内无吴姓人家。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吴庄村,辖域面积1.25平方公里,有240户,780人,均为汉族,姓氏以董、郑、殷、毕为主,先祖从山西迁此定居。位于房山区东部,西北邻南坊,西南邻焦庄,东南邻小董村。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61米。产玉米、小麦。
焦庄村
明以前成村,因姓得名焦家庄,省称焦庄。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焦庄村,辖焦庄和小水河2个自然村,辖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有400户,1259人,均为汉族,姓氏以李、于、王、崔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东邻吴庄,西邻大石河,南邻大董村,北邻北坊。村处平原,西近大石河。村址海拔约65米。产小麦、玉米、杂粮。
大董村
唐已成村,名董村,因姓得名。后分化为两村,分别称大、小董村。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大董村,辖域面积3.69平方公里,有724户,1980人,有满族、汉族,姓氏以梁、皮、王、郭、贾、徐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西北1公里为焦庄,东北0.5公里为小董村,西南1公里即西坟,西至乡界1.5公里。村处平原,大石河流经其西,崇青水库西干渠流经其东。村址海拔约59米。产玉米、小麦、杂粮,产桃、杏、山楂等果品。
小董村
明已成村,因村民系由大董村迁移而去,故相对而称小董村。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小董村,辖域面积1.32平方公里,有310户,1048人,以汉族为主,肖姓为满族,姓氏以肖、赵、张、陈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邻吴庄,西邻大董村,东邻大紫草坞。村处平原,但多沟坎。村址海拔约58米。产玉米、小麦、杂粮,产苹果、红果、梨等果品。
西坟村
清代成村,据传因地有古墓得名。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坟村,辖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有170户,570人,均为汉族,姓氏以李、周、孙、姜、潘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隔京周公路与大董村为邻,东南1公里开古庄,西0.5公里至镇界。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60米。产玉米、小麦、杂粮。
开古庄村
金代成村,据传因宋将孟良盗骨于此开棺验尸而得名。“开棺庄”或“开骨庄”,后滥为今名。但根据史书记载清代作开各庄,开为姓氏,开古庄当因开各庄之讹。又该村俗称李村,因李姓人家首先居此立村而得名。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开古庄村,辖域面积2.7平方公里,有527户,1570人,有满族、汉族,姓氏以李、刘、张、王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西北1公里为西坟,东北1.5公里是南梨园,东南2公里为二合庄,西现南至分界为1.5公里和1公里。村处平原,地多沟坎,村址海拔约55米。产玉米、小麦、杂粮。
南梨园村
元以前成村,因村南有梨园,故名。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驻地南梨园村,辖南梨园、蒋沟2个自然村。辖域面积4.29平方公里,有725户,2131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刘、李、王、陈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地处平原,东邻炒米店村,西邻开古庄村,南邻二合庄村,北邻大紫草坞村,南梨园村址海拔约50米。产玉米、小麦、杂粮,产梨、桃、杏等果品。村内有一巨槐,干径1.3米,中生一榆,干径0.75米,人称“槐抱榆”。另有一株树龄有4009年之久的国槐。
二合庄村
明代成村,原名分水岭,因地处房山、良乡二县分界处,且地势较高而得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将分属南梨园大队和小十三里大队的二个庄合并为一,故名二合庄。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驻地二合庄村,辖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有146户,411人,均为汉族,姓氏以路、李、董、尹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1.5公里是南梨园,西北2公里为开古庄,东南2公里即小十三里,西南1.5公里至窦店镇下坡店。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51米。产玉米、小麦。
小十三里村
辽以前成村,因与大十三里邻近,故称小十三里村。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驻地小十三里村,辖小十三里村、小十三里村墩台2个自然村。辖域面积2.37平方公里。有340户,1200口人,有满族、汉族,姓氏以张、郭、范、卢、李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地处平原,东临107国道,西临二合庄村,南临窦店镇七里店,北临复兴苗圃厂。小十三里村址海拔41米。产玉米、小麦、红小豆、黄豆、桃、葡萄等农产品。2002年荣获首都文明村称号。
大十三里村
辽以前成村,因在原良乡镇西南十三里大道上而得名。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大十三里村,辖域面积2.5平方公里,有568户,1441人,均为汉族,姓氏以程、周、龙、陈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东北1.5公里是肖庄,西南1.5公里是小十三里,西隔京保公路与后十三里相邻,东南隔京广铁路与刘丈相望。村处平原,夹居在京广铁路和京石公路之间。产玉米、小麦,产李子、杏等果品。
后十三里村
辽代成村,因原良乡镇至此为十三里路程,后为与大、小十三里村区别而名后十三里。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驻地后十三里村。辖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有321户,960人,均为汉族,姓氏以侯、刘、张为主,先祖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2.5公里为炒米店、元武屯,西南1.3公里是小十三里,西北2.5公里即南梨园,东与大十三里隔京石公路毗邻。村处平原,但地多沟坎,村址海拔约42米。产玉米、小麦、杂粮,产桃、杏、李子、山楂等果品。
肖庄村
成村年代不晚于辽代。因姓得名萧家庄,今省作肖庄。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驻地肖庄村,辖肖庄、肖庄墩台2个自然村。辖域面积3.43平方公里,有530户,1660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刘、马、王、宋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地处平原,东邻官道,西邻京保路,南邻大十三里,北邻良乡卫星城,肖庄村址海拔约40米。产玉米、小麦。
元武屯村
明初于此建军屯,名元武屯,村因以形成并得名。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元武屯村,辖域面积1.61平方公里,有260户,813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刘、李、田、张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北至良陈铁路300米,西邻炒米店,东2公里是大南关,东南1.5公里即肖庄。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45米。产小麦、玉米,1988年粮食总产43万公斤。该村有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娘娘庙一座,内有大钟1口。村民吴会年于解放战争时获“爆破能手”的称号,刘绍基于抗美援朝中“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炒米店村
明以前成村,因村有店铺,以专卖米饭而知名,故称炒米店,至今村民有吃炒米饭的习惯。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驻地炒米店村,辖炒米店街里、炒米店墩台、关道口和北地4个自然村,辖域面积2.72平方公里,有520户,1435人,均为汉族,姓氏以阎、杨、陈、李、孙为主,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位于房山区东部,东邻元武屯,西邻南梨园,南邻后十三里,北邻京周公路。村处平原,村址海拔约49米。产小麦、玉米,产杏、桃、红果等果品。
地理
阎村镇历史悠久,从古代至新中国建立,镇域大部原属良乡县地,仅西部数村属原房山县。据史书记载,50万年以前,镇西南10余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已有人类栖居;周初开始设置行政建制,镇东南5公里 的琉璃河所辖的董家林一带成为燕国始封地的都城,古称燕中都,此时阎村一带隶属之。元、明、清、中华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3月期间房山、良乡两县一直分置,阎村从属良乡。1949 年后两县均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8年3月两县同时划入北京市。同年,成立良乡人民公社大紫草坞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紫草坞人民公社。1983年改大紫草坞人民公社为大紫草坞乡。1995年撤销大紫草坞乡,成立阎村镇。
镇境大部原属良乡县地,仅西部数村原属房山区。1958年3月房山、良乡二县合并改名周口店区后统一区划成乡。同年成立良乡人民公社为大紫坞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紫草坞人民公社。1960年1月撤销周口店区,恢复房山县建制后改属房山县。1983年改社称乡。1987年房山县与燕山区合并建房山区,该乡遂属房山区。1995年撤销大紫草坞乡成立阎村镇。2002年荣获“首都文明乡镇”称号。2005年阎村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2007年阎村镇被评为全国双拥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信息化示范镇。
镇域略呈东南——西北向的长方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公主坟西)海拔97.17米,最低点(肖庄)海拔41.39米。北部为低缓的岭岗,中部多冲沟、土坎,西部为大石河河滩,多卵石,土层薄,东南部低平,沟谷交错。崇青水库西干渠蜿蜒纵贯镇域中部,大石河于镇境西部自北南流,涉境河段10余公里。年降雨量为600毫米,最高气温曾达43.5℃(1961年6月10日),最低气温-26℃(1966年2月22日),春多旱、多风。
平地宜发展农业,岭岗适合发展林牧业。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2.48亿元,人均收入11700元,财政税收1.79亿元。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49年前仅有几所私塾学校,现有中学2所,小学6所。成人学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中心幼儿园分园1所,合作办双语幼儿园1所。有中心卫生院1所,社区医疗服务站13个,各村皆有卫生室。2003年建成占地80亩的文化体育广场。22个村3个社区皆有文化大院和群众体育健身器材,农村数字影院11个,各种文体协会组织13个。实现“四位”一体信息共享工程村村通。
镇内古迹较多。较有名的是公主坟村永安公主(明成祖第五女)墓,张庄村清道光年间两广总督琦善墓,小董¬村唐开元年间银青光禄大夫、瀛州别驾刺史蔡雄墓以及张庄村的唐槐和南梨园几株4百年以上的国槐(其中有一株槐抱榆)等。
阎村镇交通十分方便。京保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环京城六环路、京周公路、大件路、良坨公路由东北而西南依次穿过镇境,与邻镇皆有公路相通。京广铁路及其支线良陈铁路分别穿越镇境东南部和北部。
镇内古迹
镇内古迹较多,有唐代墓葬群,如1982年大董村发现的唐贞元年间银青光禄大夫、赢州别驾刺史、上柱国、申国公蔡雄墓及墓碑;有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皇帝第五个女儿永安公主葬于该镇公主坟村北;有清道光年间两广总督琦善墓葬于张庄村;有清代黄氏佛保墓地;有唐代以前兴建的娘娘庙遗址及唐槐和400年以上的国槐等。在大董村、南梨园、焦庄等地还出土了新石器时期至春秋战国期间的石器、蛋壳陶及鱼骨盆早期人类文化遗物,曾挖掘出宋金时期将军头盔、铜盆、金代石幢等文物。清末兴起的义和团曾在这一带与八国联军展开浴血作战,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29军曾在这一带屯军驻扎,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后来,这里成为八路军的抗日游击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此地又成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院所在地,即“两弹一星”发祥地。可以说,阎村曾是商贾云集之地、闹市之所、古今战场。镇内的文化历史,文物古迹,都充满神秘色彩。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