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基本信息
发展简史
汉画像石的发现和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金石学阶段、考古资料积累阶段和综合研究阶段。 双树双
金石学阶段
考古积累阶段
综合研究阶段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汉画像石的研究进入到第三阶段即综合研究阶段。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考古学研究已经开始注意了对隐藏在考古资料背后的社会关系的考察,并注意了考古资料所反映出的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阶段性,这也正是考古学区系类型和分期断代研究的课题。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背景下,考古界开始了对汉画像石分区与分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汉画像石研究的各个方面,诸如雕刻技法、图像内容的解释和考证、图像的配置规律、各类题材内容画像之间的联系,汉画像石所反映出的汉代礼制、风俗、宗教信仰、汉画像石所属建筑的复原等专项研究也相继展开,汉画像石研究出现了一个佳作不断、异彩纷呈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各地考古工作者对不同地区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艺术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和分期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蒋英炬、吴文祺对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产生条件、雕刻技法、分期所作的分析,代表了这一研究的新水平。在复原零散画像石的所属建筑方面,蒋英炬、吴文祺对武氏祠所作的科学复原,使这批久负盛名的零散画像石变成了有巨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资料;而蒋英炬利用嘉祥出土的零散画像石对小祠堂的复原,对汉代墓地祠堂的形制有了新的认识。在综合研究方面,信立祥于1996年和2000年分别用日文和中文出版了《中国汉代画像石の研究》、《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两书,填补了中国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分布区域
概述
根据现有资料,汉代画像石应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和河南南阳赵寨砖瓦场画像石墓的楼阁、门阙图像都雕造于昭、宣时期,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作品。技法属于凹面阴线刻,题材较为单调。新莽时期画像石在数量上和艺术上都有所发展,重要作品有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山东汶上县 路公食堂画像石,画面为阴线刻成的车马出行图,形象写实而生动。另外还有河南南阳东南唐河县汉郁平大尹冯君孺画像石墓,是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所造,墓内雕刻着30余幅画像,题材丰富,雕刻技法主要是减地浅浮雕,阴线刻仅有一石。此墓画像石具有布局疏朗,主题突出,形象质朴等特点,是新莽时期画像石墓的最佳遗例。东汉时期画像石艺术更为蓬勃地发展起来,分布极为广泛,依其主要分布可以分为四大区域,即山东和苏北地区、河南地区、四川地区、陕北晋西地区。此外在北京、河北、浙江海宁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单线阴刻。图象和石面在同一平面,接近于白描绘画效果。②减地平雕。图象轮廓线外的空间减去一层,图象突起拓出,近于剪纸效果。③减地平雕兼阴线。平面突起的形象以阴刻线条来表现细部。④减地浮雕。形象细部虽然不作具体刻划,但形呈弧面突起,属于弧面线浮雕性质。⑤沉雕。刻法和上述减地法相反,形象凹入平面以下,略现起伏,呈低于石面的薄肉雕,这种形式后世木雕艺人名之为沉雕。
汉代艺术家在画像石内容的处理上颇具匠心。如历史故事画往往选取某个情节处于高潮的片断,这样使人窥一斑而见全豹,简洁集中地表达了整个历史故事的主题思想。如 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就用荆轲负伤向秦王掷出匕首的瞬间来表现。又如画宴饮场面,优秀的画工并不面面俱到地表现宴会上的人物,而只是有针对性地选取宴会的一角,全局隐于局部。而表现庖厨场面时则往往面面俱到,采取了类似组画的形式。石刻画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安排内容,往往把不同时空的事件围绕一个主题表现在一个画面上,即散点透视法。如沂南画像石中的 百戏图.将那么多需不同时间演出的百戏集于同一个画面,用来表现欢庆的气氛。山东诸城画像石中的庖厨图,将打猎、捕鱼、宰杀猪鸭、用辘轳打水等活动围绕厨中烹调俱呈于画面。这种布局法在内容安排上有较大的幅度可供回旋,有利于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是丰富并充实画面内容的一种巧妙方法,是我国绘画的传统形式之一,对于后世的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类型是把同一时空的事件纳于一个场面中,例如河南密县打虎亭画像石的收租图 ,在表现地主收租的同时,地主少爷正在弯弓射鸟、奴仆为他牵马,这些细节有力地配合了主题的表现。
汉代石刻匠师对线条的运用也十分娴熟,他们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使用婉转流畅或刚直豪放的线条,刻画准确生动。如四川的一块朱雀画像石,朱雀的冠和尾用弧线勾勒,非常秀丽活泼,脚部和双翅采用直线,刚健有力,结合在一起成为惹人喜爱的婷婷玉立的朱雀。当然由于工具、材料的限制,绝大多数画像石还做不到惟妙惟肖地刻画物象的细部,但汉代石刻艺术家能够扬长避短,善于抓大体大貌,突出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外在动作,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突出强烈夸张的动势。主要靠动作、行动、情节来表现,而不是靠细腻的刻画,富 神 于粗犷的外形中,使 形 与 神 有机地结合,从而构成了汉代画像砖石艺术的古拙风貌。当然,这种古拙风格在汉代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画像石以其不事细节修饰的粗犷外形和夸张姿态造就了力量与动感,从而形成一种气势之美。山东武氏祠画像石中的《荆轲刺秦王》,图中匕首掷出插入柱中的一瞬间;武氏祠画像石《泗水取鼎》,图中鼎将坠未坠、拽绳拉鼎的人们正在一个个仰面跌倒的一刹那,无不透露出紧张激烈的气势,显示出其力量和速度。其中运动状态下的动物造型更令人惊心动魄,例如生死相抵的牛、行动如风的虎、千姿百态的马,在汉代天才艺术家的刀笔下表现得十分豪放洒脱、雄健奔放,仿佛在它们的体内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即使是许多静态的形象,也仍能使人感觉到那内在的力量和气势,表现出汉代艺术古拙而富有气势的特有魅力。
汉代各地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山东和苏北画像石以质朴厚重见长,古风盎然;河南画像石以雄壮有力取胜,豪放泼辣;四川画像石清新活泼,精巧俊爽;陕北晋西画像石纯朴自然,简练朴素。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极为广泛,凤飞龙降、女娲伏羲、忠臣孝子、伏兵跃马、斗鸡走犬、跳丸弄剑、百灵嬉戏等场面靡不毕现,反映了汉人安邦乐居、其乐融融的社会生活,表现了 气魄深沉雄大 的大汉风貌。
南阳
河南南阳是我国出土汉画像最多的一个地区。秦代便设南阳郡,汉代袭之。当时是手工业、商业、农业水利灌溉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南阳又是汉光武帝刘秀起家的地方,东汉的许多皇亲国戚、王公贵族都活动在南阳,死后葬于此地。这种经济和政治的背景,形成了南阳地区这个汉画像石艺术宝库。
萧县
离石
离石是中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离石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上的神仙世界,描写的是墓主人死后祈求步入的仙境;一类是人间的现实图景,描写的是墓主人生前的享乐生活。
在神话传说的题材里,常见的有口衔圭的赤鸟、三足鸟、双头鸟,有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独角神马,有虎车、雁车、狐车、豹车、鱼车、狗车、龙车、车马出行图,有东王公、西王母、羽人乘龙、羽人双龙等。为求得墓主人在阴间平安无事,画像石墓中常刻有铺首衔环、朱雀、青龙、玄武、白虎等吉祥动物。铺首衔环多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饕餮的演变,刻在墓门上是为了驱邪避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方位神,其职责是御四方,避不祥。除反映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的内容外,还有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题材,在这类题材中刻有重楼高阁,楼内主人宴饮闲谈,下棋听乐,有的奴仆捧食进撰,有的拱手作迎送宾客状。
徐州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1万平方米,收藏珍品汉画像石350余块,由当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馆牌,于1989年10月1日建成开放。
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反映神话故事的内容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东王公、西王母、日中金乌、月中玉兔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图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九尾狐、二龙穿璧、十字穿环等。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押囚图,堪称艺术珍品、镇馆之宝。
徐州汉画像石雕刻浑身有力、画风质朴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雕刻技法有阴线刻、浅浮雕两种。线刻细腻真切,有阴柔之丽,浮雕浑雄苍健,有阳刚之美。阴柔阳刚,体现了中国传统美的基本要素。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是构图紧密、夸张得体、以形传神,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拓印特征
从山东、江苏、河南几大地区看,汉画像石拓印呈现以下几种特征:
1、方法多样,工具不一。单从拓包包裹的内容看就有秕谷、沙子、棉花、小米、橡皮泥、头发、蓬胶棉近十种之多。从操作过程上看,山东、河南以传统的方法即先将宣纸折叠成多层放入稀释后的胶水中浸泡,待完全湿透后捞出,再将其拧干或挤干后取开,贴在石头上用平刷刷平,再用打刷打实;江苏徐州地区则大多以干上为主,即先将石头喷湿,再将整张宣纸铺上,用湿毛巾压紧后再用打刷打实。
2、对汉画像石损伤严重。从很多地区看,凡是经捶拓过的汉画像石大都残留有无法清除的墨迹或朱砂。勿需多言,如果这种带有腐蚀性的墨迹或朱砂长期附着在石头上,不光是暂时改变了文物的原状,即便是清除后对文物中的精美纹饰也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这种情况是由于不成熟的拓工过度用胶,以及操作过程中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这说明拓工队伍应加强管理,专业水平不过关的拓工不应去从事这种工作,否则即使捶拓一次,也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文物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不能拿文物做实验,做练习。对汉画像石损伤严重的另一因素,是在捶拓过程中,拓工用打刷过于用力捶打,造成石头表面震荡脱落,残缺的石头遭到毁灭性的摧残。此外,个别地区用吹风机进行烘干,使石头反复经受冷热干湿的刺激,也是造成对文物损伤的重要因素。
3、拓片的艺术层次不高。如果从服务于研究和发表资料的角度看,拓片的艺术层次仍然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甚至对某些不同雕刻技法的画面理解不够,有的进行了错误处理,例如阴线刻的画面只拓印带有线条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将画面打黑,以至于造成视觉上的错误,从而完全改变了画面的表现力及艺术效果。有些发表的图集中,应该表现的重要边框纹没有表现出来,更不要说讲究整个画面内容的虚实层次了。有的拓片破损、画面粗糙。有的过于重浓黑而细微处表现不出来,有其形而乏其神韵,审美效果差。
提高拓印水平
1、选用合适的拓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选用拓包时,一定要实用、科学。拓包应因人而异,内装何物,以个人感觉易于发挥为好。如用沙子,须将粗沙和细沙同时筛出,经过冲洗后挑选大小均匀、颗粒圆滑的沙子,这种拓包用起来手感好,对拓印铭文及细微处的纹饰比较合适。选用橡皮泥做拓包,须将橡皮泥用棉布扎紧,以防橡皮泥水分散失,这种拓包适合做浮雕类的画面,但着墨时切忌过于用力回带,以免将宣纸带起。用秕谷或海绵作拓包,建议外裹一层薄的塑料纸,再用白棉布包裹,这种拓包可以作大一些,在做比较大的画面或阴线刻的画面时,要求在纸未完全变干之前着墨,因此必须要着墨多而且快。不论哪种拓包,都应及时清洗或更换,一旦有墨汁板结或棉布破损,必须重新制作,因此,在进行大量拓印时,应多做几个拓包以便备用。如清洗,须将拓包晒干,以免影响着墨后的干湿度。
2、根据不同的画面选用不同的宣纸。浮雕类特别是高浮雕的画面必须选用纤维多、拉力大的皮宣,上纸时应以光滑面朝里。浅浮雕或阴线刻的画面以及榜题铭文可以选用着墨好、拉力及纤维要求不高的宣纸,以增加拓印效果。当然,不同宣纸有不同的特点,应在实践中摸索,因石而异。
3、重视过程,强调细节。一张拓片的完成,除了选用合适的宣纸,合适的工具外,还要求拓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应熟知春夏秋冬、阴雨天和晴干天、室内和室外等不同情况下对拓印的不同要求。再者,从准备工作到清洗石头、上纸、捶打再到上墨、揭纸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要求拓工全神贯注,不可浮躁,不可懈怠;要求拓工应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以创作的灵感去创作一张拓片。
再者,就是要把握好每个环节,例如上纸时宜以干上为好,并且尽量不要用胶,只要先用清水将石头喷湿,将平整的宣纸敷上,再用清水喷洒(可用喷水壶),然后用毛巾轻轻垂直按压,由上至下或由内向外,一方面使宣纸贴合在石头上,另一方面使里面的空气挤出,直到画面的轮廓显露出来,宣纸和石头基本吻合,没有虚起的气泡为止。然后,再用打刷轻轻捶打,捶打时须用细布包裹上棕毛,以免棕毛刺破宣纸,使墨汁污染到石面上,并且使做成的拓片粗糙、不光洁。另外,棕毛刺破宣纸后,墨汁中的胶附着在石头上,将宣纸和石头粘合在一起,造成最后难揭,拓片破损。因此,用打刷捶打是整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捶打不可用力但要全面,以将画面细微处显露出来为宜。在上墨时,不可等宣纸全干,因为这种上纸方法不用胶,必须赶在宣纸未脱离石头之前着墨,再者纸全干后,墨汁就不会走动,画面就没有一定的浸润感和灵气,要求以宣纸七八成干为好,上墨时应先轻上、少上,以试探纸张上墨后的效果,宣纸一般由上到下逐渐变干,应按照这一顺序上墨,使上墨时始终在同一干湿度中操作,从而使墨汁均匀,画面浓淡一致。在用墨时,尽量不要用调墨板,应以小瓶墨汁随用随倒为好,拓工须用两个拓包,一大一小,墨汁倒在大拓包上,然后用小拓包进行研磨后使用。这样可避免墨汁板结,从而使墨汁始终保持一定比例的黏稠和干湿度,不会出现调墨板上时浓时淡、时湿时干的状况。在对一幅拓片进行创作之前,还应熟悉画面内容,研究其雕刻风格,观察其细微处的特征,从而在拓印时做到一气呵成,讲究整体的虚实、浓淡搭配,突出层次感。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后,上墨时就可以区别用力和着墨的多少,使整个画面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整个拓片完成后,应立即揭下,如果确实按照上述要求去做,不难发现,拓片很容易揭下,而且毫不破损,宣纸向里的一面还保持着微湿的状态,而且,石头表面无任何墨汁残留或宣纸粘连。
制作工艺
根据汉画像石上的铭文题刻,可以知道,汉代墓室、祠堂和墓阙的画像石制作,大体是按以下七个工序进行的。
第一,首先由丧主或死者亲友雇请“名工”或“良匠”即雕造画像石技术最好的工匠,让他们承担画像石建筑如墓室、祠堂的设计和建造任务。这些“名工”或“良匠”,往往同属于由同乡或亲友组成的工匠集团。这种同乡或亲缘关系,既有利于画像石制作技术的传承和提高,也有利于集中力量承担较大的工程,在流动性很强的施工作业中保持工匠队伍的团结和稳定,容易形成地域范围较大的施工覆盖面。
第二,由雇请的画像石制作工匠,到附近的山上挑选、开采石料。所选采的石料,必须是适于雕造、石质细腻的优等石材。
第三,由石匠根据建筑的设计图对选取的石料进行加工,使石料变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构件。
第四,由被称为“画师”的画工在磨制平滑的石面上,用磨和毛笔以准确有力的线条绘出画像的底稿。对画像石的制作来说,这是一道关系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性工序。画师们不仅要有高超的绘画技巧,还必须对施工建造的建筑本身的结构了如指掌,对每块石材究竟是建筑上哪个部位的构件,应画什么题材内容的图像,做到心中有数,一清二楚。因此,在工作中,画师需要与石匠密切配合。
第五,由石匠严格按照画师在石面绘制的墨线画稿,用凿、錾等工具刻出图像,使其具有凹凸的立体效果。
第六,将雕刻好图像的石材按照设计图拼装成墓室、祠堂等石结构建筑。
第七,由画师对石结构建筑上刻好的图像施彩着色,使之具有与帛画和墓室壁画同样的视觉色彩效果。
《三神图》赏析
东汉末年太平道布教于八州,所属的徐州及鲁南一带当时道教及神仙思想风靡社会,这个地区所产的汉画像石也必然记录和反映这个史实,该石就是其重要作品之一。作品不仅时代特征鲜明,而且构思新颖.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是一件极具个性的珍贵的汉代艺术品,创作于东汉末年出自鲁南地区,高1.08米。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特殊的结构。2.采用多种雕刻方法。3.独创的艺术风格 。
特殊结构
该画像石由两部分构成,即画像主图和立柱。立柱在主图的右侧面,柱体由栌斗.柱身.柱础组成,柱身为三面方柱体,每个面都有阴线刻图案,柱础为一尊圆雕辟邪。汉画像石的主要功能首先是建筑构件,其次是装饰,这种部分(该石的左边部分)嵌在墙里的柱子在建筑学上称为倚柱,也叫半柱。因此把该石称为倚柱式汉画像石 。倚柱式汉画像石主要用于墓室内的门两旁的支撑和装饰,仅见于山东和徐州为数极少的东汉墓葬,是汉代建筑的一个缩影。
多种雕刻
一般来说,一件汉画像石作品只采用一种雕刻方法,而该石却采用了四种雕刻方法,即平面剔地阴线雕刻.阴线刻.圆雕.镂空雕 。不仅雕刻方法多样, 而且雕刻技艺高超。画像采用了大量的阴线雕刻,在主图.立柱及边框的各个面都有阴线刻图案,文饰刻画精美,刀法纯熟流畅,虽为辅助装饰,却十分到位地衬托了主题画像。圆雕辟邪雕刻手法简练,古拙中透出威猛雄健,口腔部采用镂空雕更增加了神兽仰天怒吼的威慑力,具有东汉圆雕的典型特征。如此多种技法的石雕工艺,突破了汉画像石只采用平面刻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汉代石雕艺术向魏晋南北朝石雕艺术高峰过渡的标志。汉代石刻圆雕作品所见甚少,这件倚柱式圆雕辟邪汉画像石,则更显得珍贵。
独创风格
独特的表现手法。主图《三神图》所表现是应龙、辟邪和飞廉三神,在汉代神话传说中,应龙是有翅膀的龙能呼风唤雨,辟邪为梵文的译音意为大狮子可镇妖,飞廉是龙的异种为风神。作者以肖像画的艺术创作手法,采用了类似连环画的表现形式,精心刻画了一组即突出个性又有内在联系的神的画像。在这里,即没有神为人的飞升灵动,也没有人对神的祈祷礼拜,而只有三个神的肖像。为何取三这个数呢?因为“三”这个数再早期道教中极为重要,道教有所谓“万物三合”理论,如元气由阴.阳.中和三气组成,天上有日.月.星,社会上有君.臣.民,家中有父.母.子,身体中有精.气.神,等等。简洁明了的构图烘托出关于神和人的主题:应龙雄壮的头和张扬的尾呼应出一股霸气---有父的至尊威严;辟邪威武雄健神气十足---有子的青春活力;飞廉屈伸自如刚柔相济---有母的品格情操,为何三神皆作回首状?或许是寓意人在走向天堂时对人世间的思念和依恋。早期道教认为,神与人是相通的,神是人的化身,作者通过对神的刻画表现出人性的亲和力和人格的魅力,从而使神与人达到了和谐统一,以迎合活人慰藉死人(墓主)而墓主希望升仙的愿望,画像的主题思想即在于此。作品运用以形传神.以神传情的创作手法,取得了非常好的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2.精美的刻画。该石画面经过打磨表面平滑,画像采用的是平面剔地阴线雕刻法。采用这种雕刻法一般来说,物象是由剔地轮廓线所构成,如武氏祠汉画像石,而该物象根据动态画意的需要,作者将局部剔地轮廓线雕刻得参差不齐,像是被撕破的纸边状,亦有笔墨晕染的效果,从拓片上看很象是水墨画,如应龙的双耳,辟邪的四肢,飞廉的身躯。加上精美的阴线刻纹饰的衬托,表现出石刻作品难以表现的动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绘画和雕刻技艺,这在汉画像石中也是鲜见的。
3.奇特的构图。《三神图》的画面本应为横幅作品,却被竖式设置,这样的构图不仅鲜见也颇令人费解,是否有导引升仙的寓意?另外,立柱上有阴线刻龙纹,而龙头(为正面画像)却刻在栌斗上,龙头与龙身分而不离,这种构图也极为罕见。
总之,独特、新颖、个性化的特点是该石艺术魅力之所在,它反映了汉代人天人合一.是死如生的理念,表现了
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展现出蕴涵汉风汉韵的艺术创作杰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题材形式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
中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前3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其中心绥德又位于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据资料称,现已发现汉画像石一万块左右,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现实生活
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它广泛地反映出墓主生前拥有的各种财富资产情况,从山林田池到宅第高楼等,将这些内容都总汇起来便可构成一幅完整的庄园经济图,也是墓主所想过的前述那种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同样,作为一种崇尚财富的观念这也被移植到人们想象的仙境之中。
历史故事
汉代先民善于思想和崇拜,虽然皇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社会上新儒学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道家思想和民间宗教也十分活跃。人们在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孝亲的伦理道德束缚的同时,在对贤君明臣、武功爵勋、贞节烈女、殉国刺客顶礼膜拜的同时,对成神为仙也充满激情,对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神也是尊崇有加。他们认为万物有灵,对从天上到地下的一切神灵都是非常敬重。在汉画艺术中,可以看到它是无所不包的,无怪乎重迅先生要赞叹汉画艺术之“深沉博大”。
神仙世界
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有传说的抟士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西王母与东王公、有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也有三足乌、九尾狐、灵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这些内容的画像,表达了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总之,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成就地位
从描绘内容看
汉画像石所描绘的扑朔迷离的宇宙世界,莽莽苍苍,横无际涯,具有一种荡人心魄的巨大震撼力。这种深沉雄大的艺术气魄,是时代的产物。只有伟大的时代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宽阔历史舞台上,各类生机勃勃的英雄人物应时而出,上演了一幕幕足以令后世感叹唏嘘的慷慨雄壮的历史剧。汉画像石就是从这片英雄时代沃土上生长出的一株艺术奇葩。作为典型的丧葬艺术,它表现的主题是生者祭祀、悼念死者的永恒悲剧题材。但在艺术表现上,汉画像石并没有将死亡描绘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而是充满了对未来、对生命的乐观与渴望。就这一点来说,汉画像石称得上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一方面,它作为丧葬艺术,必须正视和尊重社会礼制和风俗,把当时祭祀祖先的场面加以提炼加工,尽可能准确、真实而又细致铺张地描绘出来;另一方面,它又力图表现人们对生命战胜死亡的渴望。将个人的生死放到宇宙世界的永恒变化中去进行表现,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命题。用远古神话去描绘宇宙世界,使汉画像石不仅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魅力,而且充溢着一股朴野古拙的力量。
从思想内容看
是劳动人民所创造,其中一定凝聚着反抗和不平。对“祠庙祭祖图”和“孔子见老子”历史故事画像以及祥瑞图,尽管那些民间雕刻艺术家力图认真而准确地进行描绘,但那冰冷的感情却通过雕刀凝固在画像上。这类图像从早到晚,构图永远是一个模式,各类祥瑞如静物一般僵死地摆在画面上,人物的身姿神态也始终是一个模样,既缺少变化,又没有动感,仿佛永远在简单地模仿、照抄。显然,他们对这类内容毫不关心。但这些民间雕刻家毕竟是热爱生活的,一进入他们所熟悉的现实生活题材,手中的雕刀立刻将生命和活力注入到作品中。那欢乐的乐舞百戏表演、忙碌的庖厨操作,简直使人如身临其境。特别是那一幅幅气势磅礴的车马出行图,用准确而简练的线条,将奔马的神骏、骑吏的紧张、出行主人公的雍容,巧夺天工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作品中,民间雕刻家虽然诚惶诚恐、必恭必敬地刻出了上帝诸神的可怕形象,却让自己的主人公摈弃了对他们的祈祷和哀告,大胆而热情洋溢地飞升到西王母和东王公的昆仑山极乐仙境去了,而这个昆仑山仙境,就在上帝诸神的鼻子底下。这是人民在思想上对上天,同时也是对现实人间社会统治者的大胆背叛!西王母和东王公所代表的昆仑山仙界的出现,是当时群众性造仙运动的浪漫主义思想闪电幻化出的一束最绚丽夺目的光彩。这一题材被采撷到画像石中以后,极大地提高了汉画像石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汉画像石中最富人性、最具情趣的浪漫主义作品。
从考古发现看
从考古发现看,汉画像石是发现最多、数量最大、同时也是画像内容最为丰富的汉代美术作品群。在二百余年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汉画像石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使它不仅成为汉以前中国古典美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以后的美术发展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由汉画像石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汉代绘画艺术原则,为汉以后的墓室壁画、特别是中国画所继承。其中,上远下近散点透视构图法,成为中国画的标准透视构图模式;而填白也成为中国中世纪绘画的主要构图原则。魏晋以后,随着犍陀罗佛教造型艺术的传入,中国的石刻艺术走向了新的发展方向。从在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来说,汉画像石永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艺术丰碑。
陕北以现实生活为主题,有较多的农耕、狩猎等题材,形成质朴简洁、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后世的剪纸和它一脉相传,因为地处边塞,可以看出秦文化和胡文化的明显影响。
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所谓“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留给后人的是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 由于汉画像石在雕凿前是先在石块平面上绘出画面,而后雕刻出物像,是绘画和雕刻两种艺术的结合,因此,中国的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汉画石拓片--这些拓自画像石的古趣横生的宣纸,不知滋润了当今多少中外艺术家枯竭的灵感,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代表
武氏墓群石刻。俗称武氏祠或武梁祠,位于山东嘉祥县城南的15公里的武翟山村,是东汉末年(147--189年之间)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构装饰建筑,现存石狮一对,汉碑两方,汉画像石46块。汉画像石内容之广泛、思想内容之深邃、雕刻技术之精湛,居全国汉代画像石之前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武氏墓群石刻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分为神话传说、经史故事、现实生活三大类。这些画面的内容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既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又透视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社会发展轨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尤其是其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最为丰富,有中国汉画像石人物看山东,山东看武氏祠之说,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