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百校工程的筹划有着国内应用型高校改革与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双重背景。
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面来看,地方高校将会逐步深化开拓应用型发展的方向。例如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陆续出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当地教育发展情况,促进地方高校走应用转型发展之路,加快设置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专业方向。而应用型高校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高校能够透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真正切入行业发展的产业链。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纷纷以大数据发展为国家战略,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降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随着发展大数据的国家战略的形成,国内大数据行业在迅速成熟,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行业引入的数据思维和数据技术正在重构很多传统行业的生态,逐渐成为它们的基础性的技术配置。也就是说,大数据行业正在呈现IT行业当时渗透入各行各业的局面,因此也才会有数据时代的概念。在整个大数据产业链中,大数据与其它产业的结合应用领域将是未来创新创业最多,前景最广,人才需求最为庞大的领域,所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大数据应用人才,能够熟练应用大数据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应用问题,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自然是高校应用型改革转型的最佳的突破口。
就中科曙光而言,很早就意识到信息产业的速度、结构、动力都在发生重大的调整。从信息科技到数据科技,从IT到DT,最显著的转变,就是硬件的提供已经转居幕后,内容与服务走向行业的前沿。
因此在2015年,中科曙光就发布了数据中国的企业战略,要在中国的百座城市,建设全面融合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数据网络,目的就是要让曙光由原来提供服务器+解决方案,转型为提供数据内容和人才服务。2016年又提出了“数据中国-加速计划”,重点考虑政府、科学、安全、工业这四类大数据,目前已经有30多个城市建设了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平台。
另一方面,以高性能计算起家的中科曙光一直有着技术派、学院派的背景,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院校有着长期合作,而且中科院计算所就是中科曙光的大股东,双方经过多年的合作,已经形成非常良好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这是曙光在行业中的独特优势。可以说,曙光本身诞生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一直都是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密不可分的。例如2015年发布的国家级大数据重大项目:地球数值模拟,使用大数据技术应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就是由曙光联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大气物理研究所一起启动的。
所以说曙光在技术创新的思路上一直坚持高举高打,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捡最关键的技术难题啃,结合实际应用解决真正的大数据问题,从而掌握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掌握大数据技术与行业标准的发言权。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一大批在行业技术理解和项目实践经验方面过硬的大数据工程师。
项目目标
百校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百所高校,部署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行业应用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曙光大数据学院”与“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联网形成“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价值分享的超级大数据平台,形成协同、开放的大数据开发者社区,并以此为科研技术支撑,攻关国家重点大数据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优质的大数据人才培养环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与合作高校共建“曙光大数据学院”,覆盖大数据相关专业群,围绕大数据行业应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数据人才。5-10年 期间,每个“大数据学院”培养 1000-2000名数据工程师,总计培养10-20万数据工程师。
(二)科研创新目标
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全面支持合作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面向合作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每年提供不低于1000人次的大数据相关的专业培训;辅助每所合作高校,每年完成 1-2 项科研课题,在 5-10 年时间,总计完成 500-2000 项科研创新。通过百校联网的 “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融合其他高级科研机构资源,构建“大数据应用超级服务平台”,申请国家级创新中心及科研项目,聚焦大数据关键技术及重点应用,完成 3-5 项国家级重大科研创新。
(三)应用服务目标
1. 行业或地方大数据应用服务
根据各合作高校的专业优势或行业资源优势,以及该高校所在地区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其原有优势,强化服务能力,为行业及地方发展作出贡献。百校工程项目将协助每所合作高校每年联合开展1-2 项大数据应用服务,5-10 年时间,总计完成 500-2000 项大数据应用服务。尤为重要的是,通过互联各院校的大数据协同创新网络,形成院校自身优势的倍增器,同时借助其它院校的技术优势对接地方资源,使校地合作从一校一地的合作,拓展为百校百地的合作局面。
2. 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
协助学校打破校园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合理开放数据资源,辅助教师及学生开发校园及教育大数据应用,辅助每所合作高校逐步建立完善其教育大数据模型,为学校建设发展及应用技术转型的启动、实施提供决策及评估依据。
实施路径
百校工程的实施方案主要包含三个维度,首先是大数据超级平台的软硬件环境的搭建,第二是针对大数据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第三是平台上科研应用的协同共享的生态环境的建设。
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平台采用业内成熟的大数据技术,利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建设稳定、高效、可实现集中管控的“大数据应用超级系统-Infinity 9000”,为大数据教学、科研实践及行业应用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同时还将与参与百校工程的各校平台实现硬件资源、行业应用创新的共享和交互,构建出一个物理分离,逻辑统一的超级大数据平台。
在平台的软件环境中,曙光创建了大数据应用的封装、组合、调用的一系列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接口,为一个高效协同的大数据行业-技术生态圈奠定了基础,可以让各高校对大数据应用便利地网络共享、协同开发、教学使用,同时这也是开放性的解决方案,便于外部的人员、企业和机构通过开放的接口借用和参与这一生态圈。
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百校工程项目遵循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精神和国际工程教育模式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要求,以学生为教育实践的中心,明确定义毕业生能力,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进行合格性评价,进而以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反向设计教学活动,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都围绕毕业生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同时也会强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在教学实施上,引入国际上在产教融合方面成效显著的VIP(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jects Program)项目化教学模式,以逐步深入地协同参与到行业应用项目来带动整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行业应用项目工作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素质,在协同创新中定位学生的强项,激励拔尖人才的创新创业。
在构建协同创新的科研生态系统方面,百校工程首先推动1+1计划,各学校在开展教育大数据研究的同时,基于自身的学科或区域优势,重点研究某一行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通过1+1计划,培育和提升各校科研水平,使各校形成凸显自身优势的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借助百校工程的互联互用的平台环境,使各校可以整合百校的合力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各校达成项目研发能力为1,技术服务能力100的效果。同时平台也是学校优势的培增器,能够快速扩展研发成果的应用和影响,使一校一地的合作演化为百校百地的合作。
为了形成充分开放、协同的科研合作生态系统,百校工程还推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在参与各校发布协同创新方案的基础上,中科曙光还引入合作的战略资源,直接发布科研合作项目,包括已经启动的“数据中国,教育未来”的教育大数据项目,“金融万象,数据归一”的金融大数据项目。在百校工程项目的首次年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规建中心与中科曙光还提出将项目进行国际化接轨的重大举措,包括建立国际数据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大数据国际会议,以及即将创刊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Data Science(《国际数据科学与应用期刊》)。
实施情况
2016年,教育部与中科曙光联合开展“数据中国——产教融合促进计划(百校工程)”。中科曙光设立曙光教育合作中心作为百校工程实施的领导机构,同时指定战略合作伙伴——北京中科特瑞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建设、交付及运营的唯一实施单位,建立了瑞翼教育这一专属的教育品牌。项目实施的进程如下:
2016年2月,中科曙光与教育部规建中心达成合作意向,百校工程立项。
2016年3月,对包括山东科技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大学等20多所高校进行密集调研。
2016年4月26日,百校工程项目发布预演,50多所高校领导赴曙光考察。
2016年5月15日,教育部规建中心与中科曙光在驻马店会议正式发布百校工程项目
2016年5月23日,教育部规建中心发布试点公告,组织先试先行院校的遴选。共有158所院校提出申报意向,经过教育部评估后,有62所院校进入答辩。
2016年7月15日,进入答辩环节的62所院校在北京进行项目答辩,41所院校入选首批先试先行院校。
2016年8-9月,中科曙光派遣以工程师为骨干的数十人教学团队入驻包括广西师范大学、辽宁科技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内的10余所高等院校,招生录取了首批千余名本科生进入大数据学院。
试点院校
培育院校
天津商业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黄淮学院、南阳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河池学院、梧州学院、宜宾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外事学院、兰州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