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8月,现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动物科学、生物工程5个本科专业,中药学(拟授权学科建设)、农业推广(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招生)2个硕士点。在校本专科学生近2000人。
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8人,副高职称教师19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29人。全院先后有多人被遴选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多人获省级优秀教师及曾宪梓优秀教师称号。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硕导13人,安徽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导各1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二类人才1人、三类人才2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资助人选1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1人;多人次获安徽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称号。
本院设有4个教研室:基础生物学教研室、生物工程教研室、食品工程教研室、动物科学教研室及制药工程教研室;中药学(拟授权学科建设)、农业推广(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招生)2个硕士点,设有5个研究所、2个中心等院管研究机构,为开展各项科研工作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学院概况
学院拥有“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5个,市级创新平台4个,校级创新平台7个。在霍山石斛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太子参脱毒与规范化栽培、盐肤木良种选育与油脂加工、蕨菜健康与功能食品研究、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植物病毒检测与试剂盒研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成就
2010年以来,我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林业局、科技部、标准委、中医药管理局、环保部等各部委项目11项,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19项,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及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项,安徽省发改委、林业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个省厅局项目7项。
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10年来,共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2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审定和认定盐肤木植物新品种5个、霍山石斛新品种2个,制定国家林业行业标准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六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省内外十多家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与国(境)内外十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与各级政府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渠道。
多年来,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一贯坚持“传承大别山精神、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路径,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皖西地区社会经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