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贝可勒尔(Henri Becquerel,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平简介
他被任命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助教,继承了他父亲在巴黎国立工艺学院的应用物理学讲座席位。1888年他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博士学位,第二年为科学院院士。1895年,贝克勒尔成为巴黎国立工艺学院教授。贝克勒尔早年研究由磁场所引起的平面偏振光的转动(法拉第效应)、红外光谱以及晶体对光的吸收,特别是吸收对偏振面和传播方向的依赖关系。贝克勒尔从1883年到1896年期间发表了20余篇科学论文,其中大多数是关于磷光方面的。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这项工作使他和居里夫妇分享了19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01年,贝克勒尔发表了关于一种元素通过放射性变为另一种元素的第一个证据。1908年,贝克勒尔担任法国科学院院长。由于长期生活在射线中,贝克勒尔50岁刚过便渐渐感到浑身瘫软,头发脱落,手上的皮肤常像烫伤一样疼痛。1908年8月25日,贝克勒尔逝世。他是第一位被放射性物质夺走生命的科学家。
贡献
发现天然放射性
贝可勒尔初期的工作是研究偏振光和磷光现象,晶体吸收光等。1896年后,他知道x-射线管产生x-射线时伴有典型的磷光。他就研究x-射线和自然发生的磷光之间是否有联系,而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贝可勒尔从父亲处继承了一些矿物和化合物。他常看到它们发出磷光(莹光)。贝可勒尔从伦琴发现x-射线的结果知道,x-射线由阴极射线产生,它使阴极射线管管壁发出磷光。于是,他想研究这种磷光和他的矿物所发的磷光之间是否有联系。
贝可勒尔已知x-射线可以使感光底片产生影像。他认为这是阴极射线激发的x-射线的作用;因此,他想,他的矿物在阳光的激发下,也可能产生使感光底片产生影像的射线。他把铀矿物和感光片包在一起,做经过阳光照和不经阳光照的实验。结果发现,二种情况下铀矿物都可使感光片产生影像。贝可勒尔实验了他所有的铀矿物样品,都是这样。于是。他便意外地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
随后,居里夫妇系统研究了所有的元素,定出铀和钍 以及它们的化合物都有天然放射性。为此,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共获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