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蛸(学名:Argonauta argo):是一种雌雄异形的软体动物。体囊状,外套壁薄,但肌肉强健,眼大,无水孔。口的周围有八只腕,腕吸盘2列,腕间膜浅。雌雄性别二态性明显,雌性体大,有育卵习性。雌性胴长为雄性的10-15倍,第一对腕极膨大,具有很宽的腺质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贝壳;胴长一般可超过100毫米。雌性背腕远端具旗状膜结构,内含分泌腺,分泌物形成石灰质卵壳。卵壳薄如纸,故俗称“纸鹦鹉螺”。雄性个体小,胴长一般小于20毫米,无壳,且寿命短,交配一次后即死亡。
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和海域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浮游生活。有时大规模集群,在近岸易见。
形态特征
船蛸是一种雌雄异形的八脚软体动物。与章鱼有近亲关系。船蛸生活在温带海洋的开放水域 。它们著名的是漂亮的像纸一样薄的外壳。因为漂浮的外壳像小船,因此水手们用希腊神话里的阿尔戈(Argonauts)英雄给它命名。船蛸主要是漂流,但是利用一种喷气推进的形式也能游泳。
口的周围有八只腕,体囊状,外套壁薄,但肌肉强健,眼大,无水孔。腕吸盘2列,腕间膜浅。雌雄性别二态性明显,雌性胴长为雄性的10-15倍,胴长一般可超过100毫米。雌性背腕远端具旗状膜结构,内含分泌腺,分泌物形成石灰质卵壳。卵壳薄如纸,故俗称“纸鹦鹉螺”。雄性个体小,胴长一般小于20毫米无壳,无壳,且寿命短,交配一次后即死亡。雌性体大,第一对腕极膨大,具有很宽的腺质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贝壳;雄性体小没有外壳。身体左右对称。头部发达,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足的一部分变为腕、位于头部口周围的软体动物。外套膜肌肉发达,左右愈合成为囊状的外套腔,内脏即容纳其中,外套两侧或后部的皮肤延伸成鳍,可借鳍的波动而游泳。贝壳一般被包在外套膜内,退化形成一角质或石灰质的内骨,称为海螵鞘,可入药。神经系统较为集中,脑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脏侧神经节合成发达的脑,外围有软骨包围。心脏很发达。雌雄异体。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拟态
行进
觅食
觅食一般发生在白昼。船蛸运用腕足攫取猎物并拖入嘴中。它会咬住猎物,注射由唾腺分泌出的毒液。它们以小型的甲壳类、软体动物、水母以及纽鳃樽为食。如果猎物有壳,船蛸会以齿舌钻入组织,注入毒物。
船蛸能够改变它们的颜色,与周遭环境交融在一起以便躲避掠食。它们也会产生墨汁,当有动物来袭时就会喷射出。这种墨汁可令攻击者的嗅觉麻痹,让船蛸争取时间逃走。雌性也能缩回遮盖卵盒的网状组织,形成一片银色闪光,有可能吓阻来自掠食者的攻击。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船蛸在尺寸与寿命方面显示出极端的两性异形。雌性成长到10厘米而制造的卵盒可达30厘米,然而雄性却很少能大于2厘米。雄性仅能在它们短暂的生命中交配一次,反之雌性则能繁殖。另外,雌性自古以来便为人所知,而雄性则迟至19世纪后期才被描述。
雄性缺少背侧的腕足,雌性用它来产生它们的卵盒。雄性则有茎化腕(交接腕),用以转移精子给雌性。在受精方面,腕足会插入雌性的外套腔,之后腕足就会自雄性身上脱离。学者最初描述时曾误将交接腕视为寄生虫。
雌船蛸会制造一枚可供居住的两侧扁平的石灰质卵盒。这种“贝壳”具有沿着两排互生的结瘤所构成的双龙骨条纹。卵盒的侧面是肋脉状的棱纹,中心处两侧是平坦的或是具有翼状突出物。卵盒奇特地酷似已灭绝的菊石螺壳。在产卵之前,由雌性的两条背侧延伸的腕足(第三左腕)顶端分泌。之后便将它的卵放在漂浮的卵盒中,雌性在卵盒里保护它们,通常还有和雄性分离的交接腕。通常可发现雌船蛸的头部与腕足自开口伸出,但如果不安定时就会退避至壳内深处。偶尔也可以在海面上看见这些有着华丽曲线的白色卵盒,甚至有时还有雌船蛸黏着它。卵盒并非如同绝大多数的贝壳那样仅由霰石构成,而是方解石,呈3层结构。而且比起其他头足类螺壳含有更高的碳酸镁(7%)比例。
保护级别
相关文化
船蛸是一些古典与现代艺术以及装饰体裁的灵感来源,包括用于陶器和建筑要素。一些早期的例子则可发现始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艺术。有一类又称“双船蛸”(double argonaut)的变异图案也可见于米诺斯文明的珠宝。
雌性船蛸的贝壳化石在第三纪的地层中出现,对了解和研究地质状态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