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大型幕墙企业A就是如此,企业A长期参与B企的幕墙工程招标,每次均能中标。但中的都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标”。
在长达两年的不断投标中标过程中,企业A发现:每次幕墙招标都会有2家以上的供应商中标,拿大头的每次就是那么一两个熟面孔。为什么会这样?供应商企业如何做才能成功“上位”,真正痛痛快快的获得大单?
为什么有鸡肋单的出现?
鸡肋单的出现,是采购方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设定的。即使是已经入库拿单的供应商,采购方也希望能够有多种策略来制衡、考察。
其中,比较典型的思路有三种:
1、风险分散目的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是危险的。采购方为了保障自己的采购渠道的稳定,常常通过风险分散的方式,维持同一物料的多个渠道同时存在。
有的企业就规定:一种物料必须由2~3家供应商同时供货,不再增多,也不能减少;供应商的供货额度有区别,一家供应商承担的供应额最高不超过80%,而且也不能超过该供应商产能的50%。
2、发挥鲶鱼效应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任何长期的采供合作的关系,都可能有腐化、变质的可能性。为了刺激一成不变的合作现状,发挥鲶鱼效应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食鸡肋”企业的存在,使得“吃大餐”企业长期面临着一种威胁。采取这样一种手段,能够刺激“吃大餐”企业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参与竞争,从而激活的同行业企业。
3、观察培养目的
除了绝对的是和否之外,企业间需要一些试探性合作。
有采购方指出:很多的供应商在合作的初期总会有一些试探性的做法,比如报价总是要在极限基础上提升那么10%-20%,服务总是要降低那么10%。同时基于甲乙双方的专业不对等性,H企在识别这种是否加价,以及加价幅度为多少的难度非常大。
那么,设置观察期就顺理成章了。一方面,有鸡肋可吃,供应商不至于流失;另一方面,合作意愿较高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也完成了试探合作的目的。
供应商成功上位的三大自我修养
优秀是一种习惯。识别了采购方设置“鸡肋标”的目的,只需按图索骥,培养符合采购方需求的供应商气质,就能够晋级成功!
1、舍我其谁,意愿强烈
有些供应商对“舍我其谁”的气质有误解,以为这种霸气只属于行业的老大!
首先,并非行业老大就是首选供应商。采购方选择供应商,是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具体是指:选择的供应商应足够强,其能力在相关区域、在相关类别上要领先。不需要是整个行业第一,只要能满足本公司近远期的需求。
其次,合作的意愿要强烈。有的采购方希望选择不是太大的供应商,这样能够使得本公司的订货在对方的销售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保证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价格谈判等方面获得足够的重视和相当的优惠。
2、着眼长远,深耕细节
许多供应商在中“鸡肋标”之后,还是不急不缓,想着“不犯错也不额外付出”,这种只看眼前的态度,只会是一辈子的“备胎”。
着眼长远,要不计较短期得失。采购方在试探性合作期间,总会给予供应商一两次表现的机会。确定供应商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要求的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保证做到按时按需供货。这些如果都能满足,那么满足意外需求的潜力就变得重要了。要发挥潜力,视乎供应商愿不愿意放弃短期利益,为长期合作奠定信任的基石。
3、埋头服务,看淡得失
采购方怕什么人,最怕动不动撂挑子。即使能力有担保,但还是不敢托付项目,就是怕撂挑子。所以才要控制风险,才有“鸡肋标”,如果试探的供应商能力不行,让做大标段的直接接手顺带完成。
只有埋头服务,用质量和态度征服采购商才能最后成功上位!虽然,大部分采购方,都遵循"质量、成本、交货与服务"并重的原则。但相较于成本的考量,既然已经开始试探性合作。那么服务的效果才是采购方最为期待的!日复一日的踏实工作,自然会获得采购方提供的意外机会,自此一鸣惊人的例子太多。毕竟,埋头服务才是最终能够晋级的“硬道理”!
【云采购】采购好帮手!目前签约的开发商就达500家,想与土豪做生意?参加2015开发商招募供应商活动,目前参与招募的开发商有:东莞万科、龙光地产、K2地产、昌建地产集团、澳海地产、泰禾集团等。
▶如果你也想招募供应商,只需点击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