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县、龙川县地。
隋唐为归善县、兴宁县地。
宋元为归善县(今惠州市区及惠东县,驻惠城东,为惠州府治所)、长乐县(今五华)地。
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
民国3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
民国15年隶属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民国26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38年(1949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
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
1988年,紫金县总面积3627平方千米。总人口112695户6118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325人。全县共有318个行政村(居委会)。乡镇以外部分区域总人口407户22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人,总面积166.52平方千米,包括:(1)白溪水库管理处,有行政村1个,下分6个自然村;(2)宝山(上窖),有居委会1个,行政村1个,下分8个自然村。(根据《紫金县志》资料整理)
1996年,紫金县面积3627平方千米,人口约68.9万人。辖23个镇:紫城镇、附城镇、乌石镇、中坝镇、敬梓镇、水墩镇、龙窝镇、洋头镇、苏区镇、南岭镇、九树镇、瓦溪镇、九和镇、蓝塘镇、凤安镇、好义镇、上义镇、青溪镇、义容镇、古竹镇、临江镇、柏埔镇、黄塘镇。县政府驻紫城镇。(根据《政区大典》)
1998年末,紫金县辖23个镇,下设277个管理区、24个村委会、24个居委会。1999年4月起,全县普开撤区设村工作,2001年1月完成,全县设立301个村委会。
地名来源
行政区划
乡镇概况
附城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毗邻县城,北与东源县交界。全镇总面积230.9平方公里(含白溪42.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38638人。镇内矿产、水力和松木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黄花细叶绿茶、单丛茶、春甜桔等。主要景点有白溪——散滩水库风景区、广福庵等。金山民营工业园位于镇内西郊,占地面积3.12平方公里。
乌石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秋香江上游。全镇总面积140.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6188人。境内水力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春甜桔、三华李等。主要名胜有官山嶂、杨梅坳仙人足迹等
中坝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北部,东邻五华县长布镇,北毗东源县黄村镇。全镇总面积17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41028人。境内瓷土和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河源市投资和规模最大的瓷土开发企业中坝华鹏高岭土厂。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被河源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有碧云古洞等景点。
敬梓镇,位于紫金县境东部,东面、北面与五华县交界。全镇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28840人。境内花岗岩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敬梓村温泉温度62℃,日喷水量200立方米。此外,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联黄海龙将军祠、新寨宋屋、清代岭南才子宋湘祖坟“卧狮摇铃”、峨山顶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山谷围风景区等名胜古迹。
水墩镇,位于紫金县境东部,东邻五华县龙村镇。全镇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22739人。境内有丰富的锡矿、瓷土资源。
龙窝镇,地处紫金县境东南部,东与五华、陆河县相邻,南与惠东县相邻。全镇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78904人,是全县最大的乡镇。
苏区镇,地处紫金县境东南部,南邻惠东县。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20259人。该镇是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区,有“血田”纪念碑、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等18处革命遗址,是河源市首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基地,2005年被省确定为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境内瓷土、水力资源丰富,镇有小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4000千瓦,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产值510万元;瓷土场4家,年产量7万吨,产值910万元。主要特产有三华李等。
南岭镇,位于紫金县境东南端,东临陆河县,南邻海丰县,北接五华县。全镇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17725人。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有全县第一高峰武顿山、德先楼、文天祥屯兵抗元遗址及所书“甘泉胜迹”碑刻等名胜古迹。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有水电站5家,总装机容量2600千瓦,年发电量900万千瓦时,总产值450万元。主要特产有咸菜、香菇、木耳、蜂蜜等。
瓦溪镇,地处紫金县境中部,秋香江中游。全镇总面积23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007年总人口31980人。砷矿、铅锌矿和水力资源丰富,盛产山楂、毛竹。名胜古迹有粤东名山乌禽嶂、文笔塔、庙祖石南母寺等。
九和镇,位于紫金县境中南部,南部与惠东县接壤。全镇总面积259.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29898人。境内的热水、幸福两村温泉水温86℃,泉流量每日数千吨,有治病等功效。
蓝塘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秋香江中下游,南与惠东县接壤。全镇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73030人。该镇是中心镇,工农业比较发达,有投资2亿多元、产值3.76亿元的广东立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种植面积835亩、产值500多万元的源兴菜场;集市繁荣,竹制品生产历史悠久,蓝塘猪为广东省优良种猪之一。主要特产有竹壳茶、春甜桔等,是全县最大的春甜桔种植基地和开发中心,2007年被广东省认定为紫金春甜桔专业镇。主要景点有百牧羊白水寨瀑布生态风景区、寿康楼等。
凤安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2430人。境内有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超级稻”育种试验基地和深圳市新龙达无公害蔬菜基地,主要特产有药材红山枝等,有东龙南药种植基地,景点有凤安小漓江。
好义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南端,秋香江下游,南接惠州市惠城区。全镇总面积89.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16304人。瓷土、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龙潭瀑布、大江埔风光、阿婆阁炮台遗址等。主要特产有“三黄胡须鸡”等。
上义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南邻惠东县,西与惠州市惠城区相连。全镇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22380人。境内铅锌矿、水力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三黄胡须鸡”、上义花生油等。旅游名胜古迹有东江纵队第七支队游击队区遗址、飞云寨、清代古建筑客家祖屋、九厅十八井、金峰湖旅游度假村。
古竹镇,位于紫金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全镇总面积278.1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57124人;辖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属低山丘陵地区,素有“鱼米之乡、工业重镇、商贸之埠”之美誉。主要资源有木、竹、水产、水果及铁矿等,荔枝和红瓜以质优名扬东江,有富有传奇色彩的越王山旅游风景区和道姑等风景名胜。境内交通便利,陆路有省道中(洞)石(坝)线穿境而过,距惠州83公里,离深圳170公里,至广州198公里,连接广梅汕铁路货运站,距惠河高速公路仅6公里;水路可通河源、龙川、惠州、广州等地。古竹镇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规划开发10平方公里的紫金经济开发区所在地,也是2002年省确认的中心镇之一。2009年开发区建成5.6平方公里,落户企业38家,已逐步形成眼镜光学、塑胶、五金、纺织、电子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1996年11月被省特区办评为全省十佳先进开发区之一。
义容镇, 位于紫金县境西部,省道S343线中石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356.2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55349人。境内铜、锡、铁和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宝山铁厂、宝山水泥厂、天欧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特产有优质丝苗米、瘦肉型猪、三黄胡须鸡、塘虱等,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旅游景点有天字嶂、孔子岩、汀村温泉生态观光旅游景区。
临江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北部,东江中上游东岸,西与河源市源城区隔江相望,北接东源县。全镇总面积130.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2000公顷、山地8000公顷。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7年有常住人口6552户31246人,流动人口1.1万多人。是工业重镇,到2009年境内设有东江金珠工业园和紫金经济开发区临江工业园2个工业园区,占地20平方公里,已建成区5平方公里,建成投产的较大型企业有正天兽药厂、德润钢铁厂、富达制衣厂等。主要旅游景点有七寨山瀑布风景区、斩坑水库度假区。
柏埔镇,位于紫金县境西北部,北邻东源县。全镇总面积134.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7年总人口33598人。境内稀土矿、花岗岩、石英石和水力等资源丰富,主要特产有黄毛嶂山茶,对腹痛、腹泻等病有特效,驰名东南亚等地,古迹有朱子纪念馆等。
区划沿革
1998年,全县设23个镇,下辖277个管理区、24个村民委员会、24个居委员会。1999年4月起,全县普开撤区设村工作,进行首次村(居)民委员选举。2001年1月完成,全县设立301个村民委员会。2002年全县村(居)民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2003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县先后撤并九树、青溪、洋头3个镇,至年底,全县设20个镇,301个村民委员会、24个社区居委会。
地理环境
气候
地形地势
山脉
全县平均海拔300米,紫金县城海拔为140.8米。山脉属粤东莲花山体系,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座。
武顿,又名乌凸,位于南岭镇南端,与陆河县交界,与文笔峰相邻,是紫金县第一高峰,韩江上游琴江的发源地。主峰海拔1,232.9米。山势雄伟,烟雾缭绕,与文笔峰左右并峙,成为奇观。山上植被:山顶以灌木丛植物为主,山腰有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分布,中下坡有人工植被。矿藏有钨、锡,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河流
东江,经龙川、河源,从紫金县西部边境的临江、古竹两镇边沿流过,流入惠州市惠城区境,紫金县境内流过长54公里。河上一般行驶100吨以下船只,枯水期行驶20吨船只,是紫金县内主要水运航道,沿线有临江港和古竹港。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石灰岩主要产地有黄塘大林輋、古竹汤坑山、上义白水磜、义容青溪宝山嶂等,计算储量为4.2亿吨。
温泉资源
全县有温泉资源5处。九和温泉,分布在紫金县城以南40公里的九和镇热水、幸福两村。其中,热水温泉流量为每日1,198吨,温度60~80℃,最高86℃;据省地矿部门测试分析,水质属重碳酸钠钙镁型淡水,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升100毫克以上。幸福温泉,分布在稻田低洼地上(小地名蒋口塘),泉流量每日1000吨,水温81~83℃,最高85℃。敬梓温泉,位于敬梓圩下角的河滩中,有泉眼10余个,日喷流量200~300吨,水温80℃以上。义容温泉,位于义容镇西北部汀村中田自然村(小地名热汤子),距义容圩15公里。日流量300~400吨,温度80℃以上。上义温泉,位于上义镇白水磜河沥与飞云磜河交汇处经西约100米处河边(当地称观音河),水温40℃。
人口分布
交通
省级公路
惠水公路。原名为惠紫五公路,后称乌水公路,1988年改为现名。始建于民国20年(1931年),由省建设厅投资兴建。民国22年5月竣工通车。起于惠阳县乌塘,止于兴宁县水口。途经本县好义、蓝塘、九和、县城、中坝、敬梓等10个乡、镇,县境内长108公里。
河汕线紫河段。起于林田合路口,止于河源市源城区,境内长55公里,于民国21年动工兴建,民国26年路基筑好。 河汕线紫海段。紫海公路起于乌石三丫角,止于海丰县城。境内乌石三丫角至苏区柏子窝全长49公里。
县级公路
县道有中埔、合宝、九乌3条公路。
中埔线。原称紫古公路,后称紫埔公路,1988年改为现名。起于紫河公路中洞口,止于河源埔前,全程65.6公里。
合宝线。起于青溪合水,止于宝山铁厂,全长7.5公里。1958年动工,当年建成通车。
经济
2014年,紫金县地区生产总值104.96亿元,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税收收入增长16%。
工业
紫金工业起源早,明代已有采矿、炼铁、铸锅、陶瓷、造纸、印刷、缝纫、食品等手工行业。清代至民国初期,手工业者和工场作坊增多。解放前夕,货币贬值,物价暴涨,一些工场生产萎缩,甚至歇业关闭。
最早兴办的紫金县黄龙实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位于敬梓镇柑坑村。该公司生产的“三谷围”客家黄老酒,2002年被深圳市酒类专卖局、深圳市商报社联合评为“深圳人最喜爱的黄酒第一名”,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香港等地。此外,该村生产黄老酒企业还有双龙酒厂,生产“柑坑”牌糯米酒;金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客黄老牌”黄老酒。。
林业
语言
紫金县主要流行客家话,水源音主要分布在西部靠近河源市区的临江、古竹、柏埔、义容、黄塘等乡镇有不少村落。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明清时期,本县实行传统的科举教育制度,至清末先后设有公、私立书院4所,蒙馆、经馆等私塾近400所,以《四书》、《五经》为必读教材,为封建社会培养忠君孝亲的人。戊戌变法维新后,“效法西洋,研究科学”,废科举,创办中小学堂,至清末,先后办有乐育中学、乐育小学、县初等师范学堂和高初两等小学堂。
民国初年,学堂改学校。以“传授新知识灌输爱国思想”为本旨,取缔私塾,兴办学校。其时因军阀混战,社会经济萧条,办学经费困难,学校发展缓慢,到民国9年(1920年),地方自筹资金兴办的私立小学仅有96所,学生只有2752人;教会办有小学9所,学生有1100多人。民国15年,县城创办紫金县立初级中学,全县先后增办9所县立小学。民国25年起,省直接拨款先后办有短期小学19所。民国29年,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推行义务教育,严令乡办中心小学、保办国民学校,强令适龄学童入学,教育事业比前发展。民国37年(1948年),全县有完中2所、师范1所、初中4所,学生1331人;小学263所,学生19170人。中小学生数仅占全县总人口的9.7%。教育经费多由地方自筹,经费短缺,教师待遇微薄,校舍破陋,设备简单。
到201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99所,在校学生138019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所,完全中学7所,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16182人;初中29所,在校生43861人;小学327所,在校生65428人;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1610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生147人。全县中小学校在岗教职工761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4124人,初中教职工2506人,高中教职工813人,特教教职工2人,幼儿教职工567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规范化中小学16所。
文化事业
县文化历史悠久,经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1处,以及林田北宋古墓、白水磔宋代古窑遗址、南岭文天祥大忠庙等文物,都反映了前人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发展。建县后,明清的文学创作以诗词见长,有钟丁先、刘名载、林凤冈、邓缵先等人的佳作流传于世。民间有舞狮、舞龙、舞春牛、舞纸马和山歌演唱等艺术流传。清末,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朝戏。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县人刘尔崧、刘琴西、赖炎光等创办《紫金山小报》和《救国周刊》,宣传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抗日战争时期,县属各区的青年抗敌同志会,各中学、县立小学成立剧团或歌咏队,共产党人潘祖岳等人组织话剧团,宣传抗日救亡,推动了本县文化发展。
医疗卫生
中草药资源丰富,民间很早就用中草药医病治伤。明清时期,县城和集镇已有私人开业行医,农村缺医少药,疫病流行频繁。清末,西医始由基督教会传入本县。民国14年(1925年)起,县内陆续开设私营西医诊所,开办县平民医院。但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
到2010年,全县有县直属医疗卫生单位7个,镇级卫生院20个,在职人员1940人,离退休人员635人。在职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02人,占87.7 %。其中副主任医师36人,主治(管)医师117人,师级508人,士级952人。全县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280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278人,执业护士385人,本科55人,大专学历451人。
旅游
概况
全县主要旅游景区和景点有:御临门温泉度假村、紫金观(天后宫)、中山公园、越王山旅游风景区、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居地(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庙祖石(南母寺)、黄塘激流回旋训练基地(黄龙峡漂流)、黄塘龙湾漂流、越王河竹排漂流、苏区红色旅游景点、义容天字嶂、万寿庵(孔子岩)、南岭德先楼、桂山石楼、白溪水库、道姑岩、文天祥屯兵抗元遗址以及可远眺海丰、陆河、惠东、紫金、五华五县风光的紫金第一高峰南岭武顿山等。
九和温泉
0多立方米,可同时容纳2700多人。温泉水质晶莹透澈,略带硫磺气味,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测试中心化验,水质为重碳酸硅钠型,并富含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氡、锂、锶、碘化物、银、钡、铅、锰等多种矿物质。对治疗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有辅助的功效。度假村设有温泉接待中心、巴厘河中温泉区、山地温泉区等景区,酒店拥有豪华客房和巴厘岛风情别墅套房201间以及可容纳400人的大型宴会厅;建有东南亚风情特色的各式竹楼、垂钓长廊、小桥凉亭、网球场、篮球场等休闲和康体设施。度假村由县引进广州金鹅企业集团和广州白云建设开发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兴建,总投资2.5亿元,2006年4月对外经营。2007年上交税收180.5万元。
南母寺
历史和佛教文化,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通往该寺的小径由—块块黝黑的岩石砌成,共有432级石阶。石阶两旁树木虎踞龙盘,奇花异草相映成趣。庙祖山自然生态景色毓秀神奇。庙堂雕檐画角,古色古香,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寺庙旁边有一种黄土,古人称之为“黄金散”,传说能治百病;南母寺山上的山河中还有一种庙子石(古称永安腊石,在清朝年间曾作为贡品献给皇帝),传说摆在家中能镇宅避邪。
紫金观
路今中旅社西侧。相传建于明末,迄今已400余年;100多年前,紫金县城儒林街人刘开先(法胜侍郎)与蓝开涛(法雄侍郎)先后到罗浮山黄龙观拜丘传秀老道长(外号“广东吉灵鬼”)为师修道。学成后与师父到香港、新加坡、澳洲等地设坛开馆,传道授徒多年。民国32年(1943年)师徒同回紫金县城天后宫为主持。1992年天后宫迁建于安良片凤岗山(中山公园内),改名为紫金观。紫金观群体建筑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香港青松观和社会各界捐资3,000多万元建造。造型仿香港天后宫,高大壮观,红墙黄瓦,琉璃翘檐,雕梁画栋。观门左右两边摆放原址迁来石狮一对;中殿摆设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李姓奉造铸铁香炉一座;观内设前、中、后三殿,分别命名为“护法殿”、“天后宫”、“三清宫”,规模巨大,古色古香。两侧建有钟楼及招待设施,是粤东地区集宗教与旅游于一体的较大的重要景点之一,有粤东第一道观之称。
古竹越王山旅游风景区
镇留洞村,距古竹镇6公里。方圆两平方公里,相传越王山因西汉南越王赵佗面壁铭志称王而得名。此山全是呈褐红色的大石山,属典型丹霞地貌,由数十个石山组成,险峻而秀美,其山峰千姿百态,风景奇异,独树一帜,名列广东七大石山之一。主峰海拔314米,屹立在东江左岸。明代《广东通志》、《惠州府志》、《永安县志》均有记载。相传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乘船沿东江至古竹时,见一山高耸独秀,率领壮士攀登游览,卧于一块石榻上。后人称此石为“越王榻”,称此山为“越王山”。越王山四面陡峭,仅有一路盘绕至山顶。山巅有一口相传是赵佗和将士们饮用过的水井,叫“越王井”,水质甘甜,终年不涸。越王山四周有乾坤石、面壁岩、古寨门、打铁场、“马仔洞”、“一线天”、“三线天”、“越王谷”、“风隆洞”、“越王塌”等遗迹;山左侧有“田螺山”,右侧有“狮子岩”等景观。攀顶远眺,浩渺东江若带,百里田畴如织。越王山四面陡峭,仅有一路盘绕至山顶,踏入景区,游客中心、湖上餐厅均系别具一格的休闲建筑,红石小道和木板栈道交映相连。此外,景区借助天然的地形之利,设置有天然岩壁攀岩,特别适合登山爱好者与攀岩爱好者,也是广东少有的天然户外攀岩景点。越王山景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已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2007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创旅游产值2000万元,上交税收12万元。
苏区红色旅游景点
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推翻紫金县反动政权,活捉了反动县长,并宣布成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之后辗转数月,策应海陆丰农民运动,于1927年12月1日,在炮子圩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彭湃、周恩来、徐向前领导曾先后多次来炮子指导工作。现留下的革命遗址有“红屋”纪念馆、“血田碑”、“紫金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多处。该革命遗址群1998年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列为首批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紫金县委、县政府确定以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血田”纪念碑等18处革命文物景点为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基地,省政府拨款资助景点维修和开发。2003年完成“红屋”维修和革命斗争史布展,已向公众开放。2005年被省确定为红色旅游经典景点,是河源市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龙窝桂山围石楼
地富豪廖肇衍所建。主楼6层,面积3000平方米,高20米。一、二层用花岗石条砌筑,三层以上用特制大火砖砌成,墙厚1.5米,主楼前面是三进的正屋,两侧各有两座并联朝向正屋的横屋,与主楼联接,构成一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石楼至今保存颇好。
南岭武顿山
武顿山位于县城东南的南岭镇东南面,海拔1233米,为紫金县第一高峰。武顿山有大武顿、小武顿两峰,大武顿浑圆雄伟,小武顿峭耸秀拨,是韩江上游琴江的发源地。明时,曾为“牛牯都”屯兵之所。山上有摇剑石、磨子石、鸡啼石、狗头石、蜡烛石,山腰有“画眉礤”等景观。若天清日朗,立于山巅可见日出,可远眺陆丰、海丰、惠东三县之境。
龙湾漂流
特产美食
“永安”牌紫金椒酱、紫金竹壳茶、庙子石、紫金春甜桔、柑坑黄老酒、紫金仙人粄(凉粉)、紫金牛肉丸(来源于客家菜)、八刀汤